蓬勃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現代農業的生力軍、農技推廣的新平臺、農民增收致富的好幫手”,近幾年,在我市發展迅速,從最初的幾家已發展到400多家,成為我市最重要的農村經營主體。
目前,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三大特點:數量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我市農村重要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產業分布廣泛,涉及種養和農業服務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包括了種植業、養殖業、飼養業、畜牧業、農業服務業五大行業,基本涵蓋了當前農村經濟的主要行業;能力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專業合作社從單一的種養殖向產后的包裝、儲藏、加工、流通和技術服務的等領域拓展。
“合作”促發展
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的一個標志,合作社是實現規模經營的主體。合作社以合作的方式,將農戶的小生產組織起來,變分散經營為合作經營,推動農業生產規?;?、產業化、市場化,共同抵御大市場的風險。合作社成立后,把同類生產經營的農戶組織起來,帶動農戶共同生產經營,整體進入市場,有計劃地安排生產的品種和數量,有組織地收購和銷售產品,共同抵御和防范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提高了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
市綠源蠶豆專業合作社依托現有萬畝蠶豆基地,在為社員提供經濟,信息,技術等農業生產經營等有關方面的服務基礎上,實施統一放種、統一收購、統一管理,并積極為社員拓寬客戶聯系渠道,落實訂單,開辟市場,采取各種辦法減輕農戶的生產風險,提升產品品質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如今,我們已打開上海、常州、蘇州等地的市場。”綠源蠶豆專業合作社會長倪建慶說,合作社成立至今,蠶豆的每畝產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今年每畝產量收入達4000元左右,較去年提高了30%左右。
據了解,合作社不但能農民在農業產業經營中獲得規模效益,而且提高了農民在市場交易中的競爭地位,有效地解決了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對接的矛盾。規模經營使合作社的產品有了直接與市場對接的能力。像綠源蠶豆專業合作社這樣上規模的一些合作社把觸角伸向了產品銷售終端,普遍參與了“農超對接”、訂單農業,實現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零距離接觸”。福鼎市前岐蘑菇專業合作社的蘑菇,如今已銷往浙江、江蘇、上海等長三角城市的超市。
“合作”助增收
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為農戶提供產前資金扶持,產中指導生產,產后包銷產品服務。據調查,在我市加入合作社組織的農戶收入普遍比非成員農戶高出約4%左右。
磻溪大洋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牽頭興辦的益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采取農戶入股,牛、羊由農戶飼養,公司提供種苗、防疫、養殖技術指導、銷售等全程服務,養殖戶經公司銷售后獲利。市旺農蔬菜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農戶按照合作社的需要組織生產、落實標準、完成訂單,蔬菜交售季節由合作社負責組織社員交售,這樣即保證了蔬菜供應,也防止了商販對單個農戶的壓級壓價,同時也帶動周邊農戶的創收。據悉,旺農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已帶動周邊農戶400多戶,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每年的純收入與沒加入合作社前相比提高了五千元左右。
“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介入到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的全過程,較好地解決了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問題。”市農業局經管站站長梅福星說,現在的合作社不僅吸引了更多的農民加入其中,而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科技、經融、信息涌向農村和農業。
截止今年5月底,我市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494家。其中,列為省級示范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3家,列為寧德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31家,寧德市級龍頭企業1家。累計注冊資金20.04億元,發起人2616人,涉及農民社員3.03萬戶,帶動農戶5.98萬戶。 □ 汪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