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本報記者)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的日益密切與不斷深化,地處閩浙邊界的福鼎以區位優勢和兩地密切的經貿、人文交往傳統,成為溫州企業尋求產業、資金、技術轉移的理想投資地區。近年來,大批溫州企業在我市落戶發展,成為我市經濟的重要力量。由蒼南農村合作銀行主發起成立的福建福鼎恒興村鎮銀行本著促進兩地經貿交流、服務福鼎經濟發展的理念,積極牽線搭橋,努力做好溫州企業落戶福鼎金融服務工作,增強溫商企業來鼎投資熱情和在鼎發展信心。
落戶閩浙邊貿工業園區雙岳項目區的華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近年引進的一家溫商企業。公司在開辦之初面臨著流動資金短缺的問題,了解到企業的困難后,恒興村鎮銀行董事長余孝島親自指導華正通過聯系溫州地區企業蒼南儀表廠為其擔保,在一周的時間內給予相應的配套貸款,獲得該行600萬元的流動資金授信,為其正常的生產經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該行客戶經理全程采取上門服務的方式也讓華正公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只華正公司一家,福鼎市福陽溶劑有限公司、福建省天寶模具材料有限公司以及投資茶產業的部分在鼎溫州企業,也都得到了恒興的金融支持,解決了創業初期或事業拓展的融資難問題。
在溫商企業落戶、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恒興還通過積極發揮中介作用,積極引進資金,助力福鼎經濟跨越發展。截止2012年底,該行共引進主發行蒼南農村合作銀行7.33億元,不僅為銀行實施市場拓展和經營效益的取得奠定基礎,也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溫州金融改革的創新成果、溫州金融業“支農支小”的先進做法和普惠式金融發展經驗通過恒興村鎮銀行這個平臺引進福鼎,并被省銀監局推廣到全省農村信用社。在福鼎,恒興村鎮銀行第一個提出了“陽光辦貸”模式,推行“一站式”辦理和審批,貸款費率實行“一口價”;考慮到農戶在田間從事農活不便到銀行進行辦貸,恒興就直接送貸上門;推出“糧農樂”、“新家園”等支農貸款新品種,創新“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致富帶頭人”等擔保方式,使得擔保方式更靈活。去年,恒興村鎮銀行又引入了蒼南農村合作銀行“農戶建檔”的成功模式,評選信用村、信用戶,信用戶最高可授信50萬元。至今,該行已與松洋村、分關村等14個行政村簽訂“銀村共建”協議,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
“大家之所以對我們這么認可,那是因為我們把溫州金融業的一些先進管理模式和貸款品種帶來了,提供了一種新的服務理念。”恒興村鎮銀行董事長余孝島告訴記者。
余孝島還表示,打造福鼎首家總部銀行是恒興的發展目標之一,通過打造總部經濟銀行,積極爭取到寧德轄區乃至省會或浙江設立分支機構,充分發揮銀行的平臺優勢,吸引更多的企業到福鼎投資,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融資環境、稅收增加、產業升級、形象樹立,形成總部集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