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工人正在檢查成品收卷機上的PU革質量,并對PU革進行分革和打紙。
談到工廠中的工人,大家可能會認為他們是文化程度低、經濟收入低、工作環境差、純體力活的這么一類群體,這也是長久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式。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政策的不斷深入,很多合成革企業都在主動或被動地探索企業轉型方法。部分企業已初顯成效,順利實現華麗轉身。
產業集群轉型升級中的“轉型”和“升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轉型是指改變核心業務,轉變經營、管理模式;升級是指產品和服務從低端領域向高端領域發展。
筆者在龍安工業園區隨意走訪了兩家合成革企業,發現企業的管理模式,工人的文化程度、工作環境、薪資待遇都有了明顯的變化。“我們公司現有員工300余人,其中大專以上技術及管理人員90多人,大部分都有高中畢業”。福建博藝皮革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我們廠采用了半自動的生產設備,廠里的工人數量不多,但有專門的科研室和技術攻關隊伍,待遇也比其它企業要高,現在好一點的總工,年薪已經上百萬了”。福鼎安豐特殊樹脂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采訪過程中,筆者還發現,如今的合成革企業緊跟國家政策導向,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環保工作。“為打造生態平衡的合成革生產基地,讓公司能夠實現長遠的發展,我們公司投入800多萬元,安裝了廢氣凈化回收裝置和廢水處理設施,使工業廢氣回收率達到98%以上,確保了發展經濟而不污染環境。”博藝合成革的董事長告訴記者。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摸索和技術攻關,安豐樹脂生產的膠水在全國范圍內已是領先水平。福建博藝皮革有限公司圍繞“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三高要求,引進了全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合成革生產設備和工藝,組建了一支行業頂尖的產品開發人員,致力于打造合成革行業的新標桿。
目前,龍安皮革產業集群中的皮革(植絨)制品企業產品主要有皮革服裝、皮鞋、箱包皮具、皮革制品及服務等,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和勞動力成本的進一步提升,龍安皮革產業集群必須采取有效對策,向產業價值鏈的高附加值環節邁進。
為幫助企業順利實現轉型升級,進一步推進產業集群基礎設施建設,龍安開發區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的優勢,通過建設和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比如綜合污水處理廠,為規模有限、研發能力較低的合成革企業提供良好的平臺和優惠政策,促進其發展。
當然,企業是轉型的主體。近來年,龍安開發區的合成革企業,通過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努力提高自身的技術和設計創新能力,積極學習借鑒同行業先進經驗等措施加快推進企業升級,例如不少企業或在市委市政府的牽頭下,或自發組織考察團到浙江麗水學習水性樹脂技術。
通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國內生產廠家已充分掌握了聚氨酯超細纖維合成革的生產技術,相關配套行業已日臻完善,產品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某些產品如運動鞋革,其質量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國內企業完全可以和日本、意大利同行同臺競技。
“繼續推進喬安化學、協力助劑、飛云助劑、盛聯無紡布、力展深加工、天維深加工等一批項目動工建設,做大做強合成革上下游產業集群。”龍安開發區書記郭先福在今年的黨委工作報告上說道。
由于國內的供給小于需求,增長速度導致國內供給的缺口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據悉,龍安開發區大部分的合成革企業,接下來的主攻方向是高檔聚氨酯合成革,這種合成革主要包括超細纖維合成革、生態型合成革和高物性合成革,目前僅占制品的27%,預計未來兩年將達到產量14-20億米,比例上升到56%。
同時,國內外市場高附加值、高檔次的產品較少,品牌效應不突出,專業化水平較低,產品結構、花色品種普遍缺乏競爭力。并且絕大部分企業品牌意識淡薄,缺乏品牌長遠規劃。有鑒于市場格局和企業資源,龍安開發區的企業家們將中國合成革的創新發展作為自己的使命,致力于生態型PU合成革與高物性PU合成革的研發,并將其作為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戰略目標。 □ 蔡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