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累計培養了1500多名科技示范戶
帶動30000多戶農民增加收入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科技示范戶張繼鳳信仰的一句話。他說要想讓村民朋友得到信任,首先得強化自身技術素質,積極參與市里鎮里的技術專家開展的檳榔芋、黃梔子等優勢產業增產增效技術培訓。
張繼鳳是貫嶺鎮河坑村的一位普通農民,也是我市今年710名的科技示范戶之一,幾年來他都是依靠種植檳榔芋增加經濟收入。隨著種植技術的提高,檳榔芋種植面積也從幾年前的三、四畝,發展到現在的40余畝,成為遠近聞名的檳榔芋種植大戶。去年在我市舉辦的第四屆檳榔芋芋王賽上,他的檳榔芋以個大、質優、色澤漂亮獲得“芋王”的稱號。
今年鎮里的科技示范戶培訓班一結束,他就閑不住,下地整田、育苗。由于今年比去年多種了20畝,自家留用的檳榔芋種苗出現缺口,他就從本鎮的排頭村農戶那里緊急購買種苗補齊種植用苗。他說前幾年種檳榔芋的技術沒有那么好,種芋頭不是怎么種的來,自從加入了科技示范戶隊伍之后,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經常到他田間指導生產,現在他種的檳榔芋的畝產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由于擴大種植面積,自家留的芋頭種子不夠用,還到別的村去購買種子。
據了解,目前我市累計培育了1500多名的農業種、養、加科技示范戶。他們學習了理論知識之后,把書本上的知識,通過咀嚼、消化,吸收成通俗易懂的,簡單明了的百姓語。他們在應用科技致富的同時,帶動和輻射了30000多戶農民增加收入。
近年來,我市在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示范縣項目工作中,不斷創新科技興農機制,緊緊依托科技示范戶培訓這一工程,通過專家辦班授課、舉辦田間學校、現場觀摩交流、外出學習取經等各種方式,使得新型的1000多名的科技示范戶從此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