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下鎮三佛塔村科技示范戶指導當地的西紅柿種植戶加強春季大棚管理。
福鼎新聞網訊(鄧宗銘 周彥和)福鼎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于建設示范縣項目實施三年來,一直都是專家組、技術指導員下鄉入戶搞培訓,自與科技示范戶培訓相結合,新型的1000名科技示范戶從此脫穎而出,他們分布在全市的17個鄉鎮281個村,從課堂走向田間地頭,走進了輻射帶動的農戶家中。把從培訓班上學來的、向培訓指導教師請教的以及平常很少接觸的理論知識,把這些技術經一一傳到農戶戶手中。不僅鍛煉了自己,還促進、帶動了鄰里鄉親,推動了科技入戶是否輻射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打鐵還需自身硬”,科技示范戶也很信仰這一句話。他們首先強化自身技術素質,積極參與市里技術專家開展的優勢產業增產增效技術培訓,主要包括水稻、蠶豆、食用菌、大棚西紅柿等方面的專業技術,認真學習了標準化生產要求,了解了無公害農產品和有機蔬菜的發展趨勢,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特別是對當前大棚西紅柿管理、主要病蟲草害發生的問題等技術明白紙的學習,更是追根究底問個明白。因為他們身上肩負著一個村子的責任,要把技術學到手、消化掉,才能不辜負領導賦于的希望。他們發揮自身優勢,把理性的書本上的知識,通過咀嚼、消化、吸收成通俗易懂的,簡單明了的百姓語。而輻射戶、帶動戶則把科技示范戶作為一個親密的朋友、一位熱心的鄰居,他們樸實的語言顯得與農民朋友的距離更為貼近。他們相互切磋,無形中提高了種養水平和科技致富能力,切實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有了新型的科技示范戶,科技入戶有了新的途徑和載體。這一支新型的農民隊伍,有力地促進了我市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