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丹岐散記

    2019-08-30 16:00:42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黃建軍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丹岐村靠近海邊,有山地更有大片的灘涂和圍墾的魚塘。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63歲的張慶貝是丹岐村的老村干,身材健碩,那是長年在海上討生活練就出來的。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說起年青時討小海的情景,張慶貝依然激情澎湃。釣青蟹,一百多米長的草繩兩旁綁了許多小蟹,繩子兩頭系石頭讓它下沉,上面掛竹筒作浮標,用網兜撈起吃小蟹的青蟹;挖章魚,一根細細的竹簽上方也是綁個小螃蟹,找對章魚的洞穴,將竹簽伸入洞中吸引章魚,當章魚咬上螃蟹時慢慢往外拖,接近洞口迅速用鋤頭挖;捉海蜈蚣更是技術活,首先要找對海蜈蚣的洞穴,捉拿時心細手快平穩挑拉,不讓海蜈蚣斷成半截……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這些凝聚著勞動者經驗和智慧的做法,現在已沒有幾人了解,對于許多對于年青人來說,這些仿佛是古老的故事。過去的那些苦難和快樂也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離我們遠去。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jpg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漁船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丹岐地處城郊,交通方便,又位于風光旖旎的海邊,吸引了不少市民在周末前去游玩。村旁有一古寺,喚作臨海寺,又稱赤寺奄,環境優美,歷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據說是丹岐村張氏先祖張景良公捐資募建。當年的住持和尚禮佛尚賢,敬重文人雅士,常有文化界朋友到臨海寺品茗素齋。每逢金秋時節,寺中菊花盛開,福鼎市文聯就會組織文藝家在臨海寺舉辦筆會。藝術家們齊聚一堂,揮毫潑墨,一展藝術風采,詩人們吟詩作賦,抒發對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寺內充滿了濃濃的藝術氛圍。當年的我也是文藝青年一枚,很是仰慕前輩的藝術風采,常常到寺里聆聽高論,欣賞他們的藝術創作,受益匪淺??蓢@的是,當年參與筆會的多位文藝家如陳世瑤、謝瑞元、陳海亮等先生都已離開人世,斯人已去,高風不再。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今天重建的臨海寺是仿唐建筑,氣魄大度,嚴整簡潔,粗大的原木梁柱不上色而禪味盎然。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丹岐村的空埕上常??梢砸姷匠衫Τ啥训闹駰U,那是灘涂養殖牡蠣扦插用的。丹岐、外墩等村養殖的牡蠣顆粒較小,但肉質鮮美清甜,未經淡水浸泡的牡蠣稱“干牡蠣”,可放置多日仍保持新鮮。牡蠣豆腐湯是丹岐人飯桌上常見的一道家常菜,牡蠣洗凈后加姜末、地瓜粉攪勻備用,取鍋加清湯放入豆腐塊煮沸,再加入牡蠣糊,燒開后放入紫菜、香菜、蔥末即可,雖是簡單的家常菜,但湯鮮味美,頗受歡迎。我們時??梢栽诖鍍纫姷饺?、五個大媽大嫂圍坐在一起挖牡蠣的畫面,那一籃翠綠乳白相間的鮮活牡蠣,看著就有一種誘人的食欲,而這也成了漁村里一道獨特的風景。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丹岐原稱鄭岐,據說最早居住在丹岐的是鄭姓人家,“鄭”與“丹”在福鼎方言中讀音相近,后來就變成丹岐,現在丹岐村中已沒有鄭姓人家。“岐”的本義為大山周圍形狀像樹枝分叉的小山,福鼎屬丘陵山地,有不少地名都帶“岐”,如前岐、楊岐、西岐、玉岐等。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jpg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老香樟樹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如今,丹岐村70%的村民都姓張,先祖景良公于明洪武年間遷入丹岐,而后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張家祠堂始建于清嘉慶丁丑年,光緒年間重修,2004年重興祠堂,門上題有楹聯,“祖功垂百世,宗德潤千秋”,以緬懷先祖功德,傳遞孝道。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清初,丹岐張氏有一脈遷居到外墩,到了清末民國時,出了一位實業家張維周,他在外墩、丹岐等地的灘涂大量養殖泥蚶、蟶子、牡蠣等,繼而發財致富,而后在桐山街南門開設店鋪,銷售海產品,生意日漸興隆。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泥蚶在民間被視為是具有補血功效的珍品,是福鼎宴席上必備的一道名菜,烹飪制作十分簡單,洗凈泥沙用開水燙幾秒鐘即可,拌之老酒、白糖、姜末,剝開即可鮮食,蚶血鮮紅,嘬一口醇香爽口。春節前后各家各戶及酒樓對泥蚶的需求量很大。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當地民間傳說張維周的運氣很好,有一年夏天下大雨,山洪瀑發,別人家養殖的泥蚶都被洪水沖走,顆粒無收,唯獨他養的泥蚶不但未被沖走,部分其他人的泥蚶還被沖到他的泥蚶田里,反而增加了收入。還有一次,有人故意在他種蟶子的灘涂上肆意踩踏,然而,那年他養殖的蟶子還是比別人家的長得好。怪不得當地人都說張維周是個幸運的人。不過,筆者卻以為,這一切還是源于他的用心經營。灘涂海產養殖存在很大的風險,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精心培養,用心管理,沒有艱辛的付出是不會取得好收成的,不可能是上天的恩賜。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民國時期,福鼎桐山北門有張元記,南門有張儉記,兩大商號的老板都是丹岐張氏后裔。張儉記的經營者就是張維周,上世紀四十年代,張維周曾任福鼎商會會長,為福鼎商界的魁首,足見當年在商界的實力之雄厚,輝煌時年收租金一千多擔,在外墩建有一座大宅院,至今還在。張元記是清末民國福鼎知名的茶葉品牌,現在一中橋頭圖書館到桐城區舊址都是張元記原有的產業。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中午時間,炎炎的烈日無法阻擋我們去觀賞美麗的灘涂和魚塘,幾只小漁船停泊在塘外的巷灣,零零散散扦插著養殖牡蠣的竹桿,起起落落的圍網一起構成一幅灘涂勝景。村書記告訴我們,現在魚塘養殖的是蟶子,還有魚蝦蟹等,魚塘養殖實行股份制,村里每戶基本都持有股份,這是村民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魚塘養殖的蟶子個頭大,肉質肥嫩,口感爽滑,加工成蟶干燉肉熬湯更是香醇鮮美。丹岐還有一種特產海蜈蚣干,很有嚼勁,越嚼越香甜,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很是稀有珍貴。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今天的丹岐村在大建設浪潮的推動下不斷被城鎮化,福鼎動車站就建在丹岐村,福鼎城區通往白茶特色鎮點頭和白琳的濱海大道也經過丹岐,交通十分便利。筆者相信,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機遇,充分利用漁村特色資源和靠近城區的優勢,在不遠的將來,丹岐村將迎來一個新跨越。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閑暇時光,騎上單車穿行在長長的海塘壩上,看看潮漲潮落的灘涂,美麗的海鳥,爬行的小蟹,波光盈盈的魚塘,吹吹海風,回程時再帶走一籃剛剛開挖的牡蠣,收獲感更是杠杠的。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村頭那一棵百年老香樟樹,枝繁葉茂,濃蔭蔽日,和丹岐一起,期待著你的到來。uVG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