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漫說“太姥”的身份(下)

    2017-11-24 16:07:09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白榮敏/文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1.jpg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姥祭祀    周兆祥  攝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姥娘娘,山中菩薩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道教的這種吸收和接納,在太姥山佛教發展過程中照樣進行。“堯封太姥舍利寶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舍利塔在太姥山一片瓦景區,是一個葫蘆形的石塔,規制無異于佛教高僧舍利塔,傳為唐代所建,后來為了保護舍利塔,在塔外增建了石屋,石屋疑為明代所建,或民國期間修繕。清代嘉乾間福鼎名士林滋秀在《太姥紀游》一文中,面對著“座如僧墳”的“堯封太姥舍利寶塔”提出這樣的質疑:“太姥既乘龍上升,何有舍利?堯時無七閩,何有賜封?佛未入中國,而舍利之名何取?不稱國號而稱謚,皆可疑也。”林滋秀很認真,從一般意義上說,他的這些問題還真是問題,這短短的八個字里,有多處說不通的常識性錯誤和邏輯矛盾,但是,我們如果從佛教對民間神祗的接納和吸收的角度去理解,這些問題似乎都不值得去較真,“賜”太姥娘娘予“舍利”并安葬之,就是佛教接納并承認太姥娘娘為佛教神靈的最好途徑。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了解,山上的僧人們把太姥娘娘視為他們佛教的護法神??既缃裉焉缴细魉略?,一片瓦寺在傳說中太姥娘娘修煉的一片瓦洞里重修了神龕,供奉珍貴的壽山石太姥雕像,雕像的上頭即神龕的正中所掛楣板就刻著“堯封太姥”四字;一片瓦寺還在鴻雪洞口附近建起了太姥圣殿,供奉“太姥娘菩薩”。太姥山國興寺在大雄寶殿左側蓋起了“太姥娘殿”,殿的門聯為“玉峰巍峨稱太姥,堯帝華封尊娘娘”,殿里供奉三尊不同造型的太姥娘像。其余如白云寺、香山寺、青龍寺等太姥山各寺院,均有供奉太姥娘像,不同寺院按照僧人們各自的理解去塑造太姥娘娘像,形象略有不同,但均為佛教神像。值得一提的是,就連專家普遍認為是摩尼教遺址的摩尼宮,不知何時開始,神龕里供奉的也是太姥娘娘像。這個摩尼宮后來被信眾稱為“夢臺”,寡子乏嗣的信徒只要在夢臺前點上一炷香,當晚,太姥娘娘就會在夢中曉示其弄璋或弄瓦之喜,當然,還有問姻緣、求平安之類的。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這種佛教界對太姥娘娘的接納還體現在他們對相關太姥節俗的尊重,比如傳說中的太姥娘娘乘九色龍馬羽化升天的日子,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佛教界會在太姥娘娘廣場舉辦儀式。據說,2017年的七月初七,在太姥山太姥娘娘廣場,就是佛教界舉辦了第一場的法會之后,再由道教界舉行祭典儀式。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其實所有這一切都不難理解,佛道互相滲透的現象本是古已有之。據說佛教傳入中土的初期,道教曾將釋迦牟尼說成老子西出秦關后的化身,在福建,閩人巫道文化與佛教雖屬于不同的教派,但都屬于多神教,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信奉林林總總的各色神靈,既同時接納民間信仰的神靈,也偶爾互相接納甚或“改造”對方的神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至于民間信仰,對老百姓來說,他們很難看出佛教與道教有何區別,他們像崇拜道教神仙一樣崇拜佛教菩薩,只要這個神靈能夠寄托他們對平安、幸福生活的祈求和期望。所以,在太姥山及其周邊地區,太姥娘娘其實是綜合了神、仙和多種宗教元素和特色的民間神祗。太姥山下一些鎮村如秦嶼集鎮和傳說中的太姥故里才堡村等地宮廟里供奉的太姥娘娘,我們還真是難以判斷她到底是佛還是道。在福鼎乃至閩東沿海地區的漁民當中,太姥娘娘既是普濟眾生的神仙,又是救苦救難的菩薩,常有漁民說,海上行船每逢狂風惡浪,船員們只要朝太姥山頂禮膜拜,即能消災避難,轉危為安。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jpg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姥娘娘雕像   周兆祥 攝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八閩人祖,東南圣母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其實不必過多地糾纏,太姥娘娘本質上就是一位非佛非道的民間神祗。如果要在學術上進行定位,她的身份應該就是———“閩中人類的始祖母”。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歷史學家、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盧美松先生在《太姥考略》一文中認為:“以上傳說若舍去道家神道說教的成分,可以從中透露出其人其事的歷史影子:太姥是先秦乃至帝堯時代被尊為始祖母的女性,她和她的子孫們是開發福建及其毗鄰地區的拓荒者。”“太姥夫人的傳說,反映遠古時代在福建及其周圍分布著眾多的原始氏族和部落,他們就是閩族的先民。這是由女性酋長領導的氏族社會,而他們的始祖母被后世尊稱為太姥或太母。”就上述太姥娘娘的傳說中,所謂“道家神道說教的成分”,如傳說中道士求漿且授九轉丹砂之法等,顯然為后世的附會,因為“道士”之稱起于西漢,而“九轉丹砂之法”亦為戰國后之仙方;至于“乘九色龍馬”更是道家的一種想象。清版《漳州府志》的記載,道出了太母傳說的真諦: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武山,其上有太姥夫人壇。前《志》謂閩中未有居人時,夫人始擴土而居,因而為山名。武一作姥。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民國福州學者、藏書家郭白陽先生的《竹間續話》則直接確認太姥娘娘為“八閩人祖”: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武山,在海澄鎮海衛山,上有太武夫人壇?!秷D經》謂閩中未有生人時,夫人拓土以居,稱為八閩人祖。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國東南沿海(主要是福建省及其毗鄰地區),有不少以“太姥”為名的山。除了福鼎的太姥山,還有浦城太姥山、政和太姥山、漳浦太武山,金門有座北太武山,浙江的縉云縣、新昌縣、仙居縣也都有太姥(或天姥)山,李白那首著名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寫的就是現在浙江新昌境內的天姥山。“閩越負海名山,多名太姥者。”(何喬遠《閩書》)這些由神靈演化而來的山名,更加證明,祖國東南沿海,自古以來就是屬于同一個文化區系的,即屬于有著相同的文化內涵與特點的部族。歷史上廣泛流傳的太姥夫人的傳說,正是這片土地上的先民繁衍傳布的歷史折光。徐曉望主編之《福建通史》認為,“太姥”是年老的女性,被尊為擴土而居的始祖母,閩人把福建的許多名山稱為太姥山,似乎表明福建在遠古時代曾經有過以女子為中心的社會。由于這一時期女子在社會生產中的主導地位,她們普遍受到社會尊敬和愛戴,因而在意識形態上表現為對女性(始祖母)的崇拜。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專家認為,對始祖母的崇拜是東亞民族的共同習慣:女媧是中華民族共同崇拜的始祖母;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商人的祖先———契,她是商人的始祖母神;又如姜原踏巨人足跡而懷孕,生下周人的祖先———后稷,她被周人奉為始祖母神;再如日本的日照大神,也是女性。太姥傳說的流傳表明,曾為閩越族故地的閩東和中原一樣,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而參考東亞各民族的習慣則可以認為,傳說中的太姥,即是閩越族人的始祖母神。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在祖國東南區域內,經過長時期的文化塑造過程,“太姥”可視為大家共同確定的集體文化符號象征。如果把東南區域劃分確定為一個文化區,那么始祖母神太姥娘娘就是東南地區民眾的共同信仰。對東南民眾而言,太姥山的地位就相當于西方的昆侖山,而太姥娘娘就是與西王母一樣具有崇高地位的元初神祗,我們就可以大膽而親切地稱她為———東南圣母。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參考文獻: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宋]粱克家:《三山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2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明]何喬遠:《閩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民國]郭白陽:《竹間續話》,海風出版社,2001年7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徐曉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周瑞光:《太姥文獻搜遺》,海峽文藝出版社,2017年8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周瑞光:《摩霄浪語》,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1999年9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白榮敏:《福鼎史話》,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年11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許地山:《道教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袁珂:《中國神話史》,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11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長春出版社,2014年1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趙李娜:民間信仰口袋書系列《神》,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8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黃景春、徐蒙蒙:民間信仰口袋書系列《仙》,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8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葉梅生、張先清:《太姥文化:文明進程與鄉土記憶》,2016年5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盧美松:《閩中稽古》,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4uu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