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熊明遇:太姥山邊看落霞

    2017-11-17 17:54:07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白榮敏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遷謫是我國古代一種較為常見的官場現象。封建社會,仕途險惡,文人士大夫于宦海中沉浮,動輒得咎,遷謫就成為他們極易遭逢的一種人生經歷,施予他們身上極為常見的一種懲罰。唐代孔穎達認為,受遷謫的人所犯之罪一般在既不能赦免也不便致刑之間,于是“完全其體,宥之遠方,應刑不刑,是之也”。遷謫雖是較輕的一種懲罰,但對于希望自己仕途順遂,能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人士大夫來說,畢竟也是一種不小的打擊。他們仕途受阻,甚至倒退,精神壓力可想而知,而且大多被遣逐到蠻荒之地,身體也要經受考驗。所以,遷謫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災難和不幸。但文人的不幸卻成為了山川的幸運,“文章憎命達”,到了一個地方,其胸中的憂郁、憤懣、感傷,便常常以山川為吟詠的對象,發而為詩文,造就了文學史上的名篇。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乃至王陽明的《瘞旅文》,莫不是他們遷謫期間的力作,其相關地點也因此而揚名,成為人文景點,接受四方來客的憑吊和瞻仰。閩地的福寧州(唐時為長溪縣)因地處東南海陬、蠻荒之地,歷代以來也常成為遷謫之地,于是福寧州境內的太姥山,便成為遷謫之人流連吟詠以排解愁緒慰藉心靈的理想之所。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姥山鴻雪洞“綠雪芽”古茶樹.jpg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姥山鴻雪洞“綠雪芽”古茶樹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明萬歷年間,熊明遇(1580―1650年)受魏忠賢一黨迫害,被外放福寧州任軍事長官,與知州方孔炤成為莫逆之交,由此也和太姥山成了知音。“太姥山邊看落霞,秦川千里傍天涯。我謂逐臣來嶺表,人言仙使泛星槎。”(熊明遇《逍遙閣福寧道署》)這位熱愛山水的性情中人,以太姥美景化解心中的郁結,撫慰心靈的創傷,為太姥山留下了“鴻雪洞”“云標”兩方摩崖石刻和《登太姥山記》等多篇詩文。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登太姥山記》書影.jpg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登太姥山記》書影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字良孺,號壇石,豫章(今江西進賢)人。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翌年秋,授浙江長興知縣,與東林人士顧憲成、高攀龍、丁元薦來往。四十三年(1615年)底,補兵科給事中,時值浙黨、楚黨與齊黨和東林黨爭。四十四年,禮科給事中齊黨亓詩教等以他與東林黨通,上書彈劾他,遷福建兵備僉事,治兵福寧道。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于是熊明遇才得以與太姥山結緣。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考證,熊明遇于萬歷四十八年三月初登太姥山。當時,太姥山的新建館落成不久,熊明遇起名“鴻雪館”,以漢代出使匈奴的蘇武,卻被放逐到北海冰天雪地牧羊,盼望飛鴻傳遞訊息,早日回朝廷,或是宋代蘇軾之詩句“飛鴻踏雪泥”,來表明他被外放偏遠之地,期盼早日歸朝的心情。他在此時所寫的《鴻雪館——太姥山新建之館》一詩中透露了這種心情——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欲種玄都樹,希求煮石丹。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樹開紅雪落,丹熟白云寒。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列筍關銀牒,攢矛護玉壇。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肉芝如可采,鴻羽愿高騫。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命名與題書“鴻雪洞”摩崖石刻.jpg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命名與題書“鴻雪洞”摩崖石刻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他這一次在太姥上留下了“鴻雪洞”摩崖石刻。他來到“堯封太姥之墓”,見“墓側一洞可見五丈旗,靈泉漱之,俗呼為龍井”,得知巖洞沒有名稱,可能當時他才命名“鴻雪館”不久,對“鴻雪”這個名稱印象深刻,于是題書“鴻雪洞”三個大字,并直書“福寧治兵使者熊明遇書”十個小字,鐫刻于大巖壁正中。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初上太姥山,內心震撼不小,完全為太姥山的瑰麗奇譎所折服,當月十五日,他即完成《登太姥山記》一文,收入當年刊行的《綠雪樓集》,該文洋洋灑灑2200多字,以“余為之低徊不能去”來表達對太姥山的喜愛。他說: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云夫山之以洞石為奇固也,然枵入者不必具峰巒,具峰巒不必千仞上干,千仞上干不必執曲攢屬,執曲攢屬不必天海洪洞,此山兼之。余之意申矣!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他把太姥山比喻為閨閣名姝:“靚妝刻飭,嘗隔簾幕而聞環佩。”所以,他在文章末尾贊嘆:“余可謂天游矣!”可見對太姥風光的評價之高。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如此喜愛,于是,他在五月又上了一趟太姥山,這一次他又為太姥山留下了“云標”摩崖石刻。徐光臺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說:“相對于他在武夷山留下一千八百字左右的摩崖石刻,太姥山有幸留存兩塊簡明清晰的石刻。上述發現為福鼎的文史古跡與方志增添新資料。” 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題書“云標”摩崖石刻.jpg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題書“云標”摩崖石刻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除了上述的《鴻雪館》一詩和《登太姥山記》一文,其《文直行書詩文集》中收入吟詠太姥風光之詩作還有五首,《太姥歌》古風見于《詩卷五·七言古》: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君不見,東甌之西西甌東,高山大壑瑣(鎖)煙虹。我嘗振衣千仞上,灝氣出入搖鴻蒙。浙江潮起赤城曙,岱岳嵐飛滄???。河庭紫貝鮫綃窟,瑤臺金闕蕊珠宮。龍精噴雨松崖黑,颶母騰光石島紅。春湖十里青菱角,秋塘萬片錦芙蓉?;渚G潭蹊窈窕,鳥啼紅樹徑蒙茸。從新石罅開天敞,自古云標亙地雄?;螣R平吞杓斗下,鞬閉幽玄尺蠖通。一線光明溜乳竇,三垣氣象卓螺峰。結構擬絕神明巧,漢殿秦房總未工。我愛此山難屢至,猶如雪上印飛鴻。且為署題鴻雪館,武陵春水學仙蹤。嗚呼,閩海無鴻亦少雪,太姥萬古高嶻嵲,精氣凝成無毀滅。與君分疏如何說,但將空色無分別。須彌打碎作丘垤,翻干海水撈明月。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見于《詩卷十·七言律》的《登泰(太)姥》共有四首。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宿玉湖庵》: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為訪桃花到碧山,洞門流水浪潺潺。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阇黎寂寞昏鐘冷,佛殿荒涼古殿閑。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頗有細羅留夜色,寧無大藥駐春顏。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今宵穩作游仙詠,太姥明登尺五間。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上摩霄峰》: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幾作名山汗漫游,靈仙偏秘此邊州。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炎方瘴凈摩天近,漲海波澄浸地幽。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紅日照來秦觀旭,白云飛去楚峰秋。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薊門直北狼煙起,回首兵戈不盡愁。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謁太姥墓》: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仙人委蛻石蘿寒,倩得紅云伴瓦棺。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落日荒岑孤鶴唳,回風曲洞老龍蟠。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名山不道無常主,瘴海偏能有大觀。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請向中原悲往事,五陵松柏幾堪看。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入巖洞庵》: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萬丈丹梯獨往回,杜鵑啼雨雨花催。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峰尖隱隱鴻蒙劃,洞古陰陰混沌開。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潦倒年華勤拜石,縱橫意氣謾銜杯。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分明雞犬云中現,我自秋槎泛月來。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當然,熊明遇為我們留下的不止這些。萬歷四十七年六月,福寧遭遇臺風,福寧城樓被破壞,有人怪罪于福寧地脈不好。相信地形風水的熊明遇決心改變風水,他相中崳嶼,并模仿西學書中見過的西方塔,興建龍光寶塔。官紳捐助經費,駐軍出力施工。泰昌元年(1620年)中秋完工時,熊明遇撰寫碑文: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乃今按察閩中,而治于福寧州者,東西甌之間也。入其境,崇山蔽天,……中一山名崳嶼者,首銳而圓下,如鼎足句之,屹然潮汐池中,凡抵其□,占秀而當要害,熊子曰:“是宜塔也。”……取于西方之教俗而塔之……泰昌庚申八月之望。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熊明遇還寫了一首《崳嶼建塔》詩,賦予建塔一事以美好的愿景: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片碣停云壓碧濤,春花拍浪泛仙桃。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基憑匠石兼山重,筐戴文昌逼斗高。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不為珠林藏寶雁,還從筆海釣金鰲。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懸知元氣騰騰合,象緯精靈射彩毫。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龍光寶塔,民國《霞浦縣志》記曰:“在縣治東,塔下村山頂。海門飄渺,一望無際,塔聳其間,形勝于東南一壯。”據霞浦縣的相關史料記載,龍光寶塔坐南向北,共七層,總高15米,是一座中國樓閣式的六角形磚砌實心塔。“文革 ”期間,龍光寶塔被當成“四舊”建筑物而炸毀。如今只遺塔址,一塊花崗巖門楣保存在塔下村阜俗明王宮,中間陰書“龍光寶塔”四字,兩旁有小字漶漫不清。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值得一說的是,熊明遇流連太姥期間,還可能為太姥山茶起了“綠雪芽”這個名字。2012年5月12日,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徐光臺教授第三次上太姥山,確認山上“鴻雪洞”和“云標”兩幅摩崖石刻為熊明遇題書之后,特撰文指出,聯系一生愛茶的熊明遇在長興曾主導開發羅嶰巖茶,并將之命名羅嶰茶,留有《羅嶰茶疏》原始文獻,收入他在福寧時期出版的《綠雪樓集》,徐光臺教授推斷:太姥山“綠雪芽”茶之名起源與熊明遇有關。wZO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