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福鼎文化遺產的海絲印記之二十二——福船制造

    2017-11-03 14:51:19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馮文喜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曲折綿長的海岸線,為進行海上活動,發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其中以福船制造技藝為代表的造船傳統,展現百折不撓的海洋工匠精神。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造船業的歷史與閩浙海上木船制造史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關系,按宋淳熙九年(1182)《三山志》載,福鼎在吳國時屬建安,晉太康三年,置晉安郡,省典船校尉。在建安郡侯官縣(今福州)設立典船校尉一職,掌督制造海船。在境內建立溫麻船屯,征集當地的漁民匠工造船。制造原材料主要來源于今福鼎、霞浦、連江等地沿海港口。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宋福州東北??谝粠гO船場,即船場門,長溪縣設立海船戶。蔡襄(1012—1067),字君謨,福建仙游人,北宋政治家,宋仁宗至和、嘉佑年間(1054—1063),蔡襄兩次知福州、泉州,教習舟船,發展海洋,在福州修造鱽魚船,以備海道。宋紹興年間,造櫓船、竄船,后改為戈船。明萬歷以后,福鼎烽火營、崳山游、臺山游均配置福船、哨船、車船、大鳥船、快船,實際上,以福船為代表的這些戰船都是從漁船演化而來的了。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201711031050192209.jpg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南鎮福船船模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清代福鼎擁有造船設施,嘉慶《福鼎縣志·船制》載:“凡造船,自含檀起算,含檀闊一丈者,龍骨長三丈三尺,大桅長四丈,圍三尺六寸。鹿耳六尺,厚六寸,闊一尺一寸。頭桅長二丈四尺,正碇長一丈一尺,副碇長一丈。大蓬長三丈二尺,闊二丈。舵長一丈四尺,闊二尺五寸。板長一丈,櫓長二丈八尺,長二丈四尺。正碇索長二十五丈二尺,圍五寸。副碇索長十七丈七尺,圍四寸。大小船仿此。”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古代木船建造的規格和形制。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根據《江南經略》一書載,古代福船有三種,分別叫大福船、海滄、草撇?!陡4摗分姓f:“蓋福船之制,高大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張,其尾高聳,設柁樓三重于上,其傍護板,裼以茅竹,堅定如垣,其帆桅二道,中為四層。”這是古海船的構造形制,其為尖底造型,船身偏闊,船板為二、三重結構,船內分十至十三個隔艙。概而言之,多隔艙,多重板,多桅桿結構是福船的主要造型。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福船制造采用水密隔艙技術,即用隔艙板把船艙分割成互不相通的一個個艙位,這是我國造船技術工藝上的一項重大發明。水密隔艙的功用在于抗沉性能強,由于艙與艙之間是嚴密隔開的,即使有一兩個船艙觸礁破損進水,也不會流到其它船艙,從船的整體看,它的浮力照樣存在,不會沉沒。同時,采用隔艙板跟船殼板緊密釘合,增加了船舶整體的橫向強度,起加固船體的作用。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明清時期,閩浙沿海為加強海防,福船成為海戰戰艦之一。據金秋鵬所著《中國古代的造船和航?!分姓f,那時的福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昂尾高,兩側有護板,吃水深,耐風浪,還有防火設備,可以載士兵百余人。全船分做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士兵,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艙面設有木女墻、炮床,可發射矢石火器。明代名將戚繼光入閩平倭,贊揚福船“乘風而下,如車輦螳螂”。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清末后期,福船制造轉向衰落。一般用于捕魚的木船規模也比較小,造船數量也有限,盡管這樣,隨著漁業發展,能工巧匠仍沿用傳統海船制造,工藝在沿海漁村保留下來。據南鎮木船制造師傅介紹說,木船船體包括船身、甲板、桅桿、櫓。其中桅桿設置有講究,古代木船置三根桅桿,分別叫大、中、小桅桿。頭桅在船頭以30度角度向前傾斜。中桅最高,桿頭配有滑輪,用繩子上下拉動船帆。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龍骨是船身最重要部位,按龍骨十米長計算,木船闊約在三十至四十米之間。龍骨長短決定船載噸位總量,也決定配置橫梁的長度。船家需要多少噸位木船,可通過龍骨來設置。船身各個部位配置按傳統祥瑞獸物,或以十二生肖命名。船帆是必須的構件,古代船行靠風向,需要以帆作為動力,撐船的船工要懂得風力原理。據說閩海漁民航船最有經驗,他們口耳相傳,根據潮汐風向計算,從而掌握帆的拉動角度,以增加動力航行。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福船制造工序比較繁復,選用材質堅硬的樟樹、杉樹作為材料,取木材行話叫“進士股”,并根據船只大小、數量而定裁;其次是取龍骨,根據噸位而定長度;第三造船身,主要安置橫梁,關鍵部位是設計水密隔艙,將船艙隔起;第四是裝船板,行話叫架穩“大榜”,并上舷板、上走馬、置甲板。最后填堵桐油,補船縫。桐油石灰需另外工序進行制作,叫“桐油灰”,其粘性強,具有防漏作用。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造船俗稱“釘船”,是漁民生活生產中的一件大事,有工藝流程,還伴有儀式。要擇吉日開工,新船安裝龍骨叫“起艙”,如同蓋房子上梁,將紅布系在艙骨上,名為“栓紅標”。整個造船經過鋪置、上大肋、上金頭、上船眼睛(分為龍眼、鳳眼、蝌蚪眼)等流程。同時在船上裝風向旗,叫裝“桅尾旗”。最后船眼盯在船頭兩側,俗稱“定彩”,待看好日子,由船主親自揭幕,叫“啟眼”。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沿海鄉鎮還保留有木船制造,造船業代有傳承。所造木船一般用于捕黃瓜魚,或近海養殖。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是木船制造業最繁榮時期,漁村出過多位在閩浙沿海一帶有影響力的制船行家、造船師傅。造船師傅說,學造船也要靠悟性,悟性高,學得就快,一般要學三年后,方可出師。“大圍罾”時期,木船配有動力,叫“大排”,但也要靠帆篷。大排其實是木制福船的一種形式,當時,閩清、福州一帶漁民都來漁村造船廠定做海船。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木帆船完全被動力船取代。至九十年代,木帆船最終退出海面。富有紀念意義的是,南鎮造船師傅做有多艘福船船模,放置在釣澳宮、回頭澳宮、楊府爺宮。最長船模全長約二百一十公分,闊一百七十公分,深三十多公分。主桅桿近一百五十公分,前桅桿一百公分,甲板設七艙,船員九人,有駕駛室、瞭望各一人。船身設水上門、火色眼、櫓、小船、樂隊隊員十二人,及火色、鐵錨等。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古代福船代表造船工藝的先進特點,體現了匠師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目前,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傳承瀕危,是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期,福船船模發展成工藝品、收藏品,蘊含一帆風順在、揚帆前程的寓意,具有海絲文化的象征符號。ZcF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