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嗎?在福鼎2017文藝大匯演的舞臺上,小編看到了一場同樣溫情感人的愛情故事,而這部作品的“定情之物”是咱們的福鼎白茶。這部橫跨了數十年的愛情故事,從兩小無猜的孩童開始,歷經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個階段,到最后以兒孫滿堂來見證愛的結晶……這是一部除了旁白,沒有任何多余臺詞的小品,僅靠演員們的肢體動作和流露出的感情,向大家講述這樣一個白茶為媒的愛情故事……
第一次在匯演現場看到這部情景劇時,記者就和在場的觀眾一樣被舞臺上的演員深深感染。記者每當看到這部《白茶之戀》的節目視頻,當背景音樂中的那句歌詞“當你老了,頭發白了……”響起時,情緒總是不自覺地被牽動……本期,記者就請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充滿甜蜜的故事。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為了體現福鼎深厚的白茶文化,桐山街道將選送的節目《白茶之戀》創作思路鎖定在三條線上:白茶、山茶花、茶謠。
“福鼎白茶”是原生態的保健茶,如同犀角,功效奇妙;
“山茶花”即是美好愛情的信物象征;
在福鼎民間有著亙古茶謠“奇古枝”一直在家鄉傳唱,歷久彌新。
情景劇講述了一個以白茶為媒的情侶,后因參軍分隔兩地,不離不棄相守多年,歸來時相濡以沫,終以“不忘初心”為家訓的美好愛情故事。
白茶元素在故事里貫穿始終,
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
而變得意味深遠。
一束茶花,
一份真情,
相愛一生……
在節目排練過程中,演員怯場是常有的事。每回排練遇到第五個場景,需要演員深情擁抱時,兩個年輕人怎么都放不開,各種害羞和別扭。
看到這時,節目主創人員陳老師就從表演的細節開始指導,她說:“現在你們是演員,要進入角色。根據故事內容,通過眼神交流、動作配合來表達內心情感,這樣才能打動觀眾。”
兩位年輕人經過不斷練習慢慢的進入狀態,從舉手投足與音樂的銜接、甚至包括舞臺站位與協調感,都在反復推敲琢磨中嫻熟起來。
為了營造茶鄉春天的美感,在舞臺道具的布置上,選用了兩棵美麗的桃樹做場景布置。然而因桃樹道具的重量導致搬運不便,直到在市體育館正式演出時,為了讓節目銜接流暢,桐山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演出學校教師等齊上陣,幾人拿枝干,幾人抬樹干,才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左右兩邊的桃樹安裝完畢,保證了節目的順暢進行。
節目中的背景音樂轉場也是主創人員的用心之作。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爺爺奶奶青梅竹馬的時候,背景音樂選擇的是“我愛北京天安門”,背景屏幕選擇家鄉巷口小院落;到了青春時期相戀的爺爺奶奶,音樂配上甜蜜蜜,背景則是家鄉茶園;到了兩人巷口離別時,則是解放軍之歌……
不忘初心,是這一段真摯愛情故事的感情積淀,是這一家人淳樸家風家訓的精神體現,展現了茶鄉老百姓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和良好家風家訓世代傳承的風氣。
良好的家風家訓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部分,情景劇《白茶之戀》巧用“不忘初心”一語雙關,成為該節目的點睛之筆。(文:陳是 圖:劉超超 鄭雨鋒 鄭鎮 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