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住院,搶病寫詩,真的老了,寫不動了。幸好李書記的夫人延燕先生來電,說了一堆故事,很豐富,很生動,激活了靈感,詩癮又發,雖寫得不好,總算了卻一樁久遠的心愿。
年青時,跟隨李書記身邊做事,上山下鄉,訪貧問苦,抄抄寫寫,日夜忙碌。日子雖過得清貧、平凡,每天卻有一股上進沖力,鼓足干勁,只爭朝夕,胸懷祖國萬里河山,建設美好家園。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物是人非,滄桑巨變。生活不再清貧,物質也日漸豐盛,但內心總有一種莫名的焦慮不安,像是失落了什么,再也難找回。世事浩繁,一言難盡,功過是非,交給后人。我懷念那已逝去的遙遠年代,和那年代一起共事的老上級、老戰友、老朋友。何日再見故鄉的明月清風,洗盡鉛華,凈化我異鄉追夢的靈魂。
李書記1924年生于山西省高平縣。1957年至1963年,曾任中共福鼎縣委書記。詩中的太行山,是當年我黨在山西的著名抗日根據地。犧盟會,全稱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誕生于烽火漫天的抗日救亡年代,書寫下中華民族抵御外侮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李書記1949年隨軍南下,主政閩東卅五載,走遍多少山山水水,耗盡半生血汗時光,他是人人敬仰的焦裕祿式好干部,是我們相親相愛的好兄長。他駐鼎工作的吉坑、沈青、流美等地鄉村,均屬福鼎。屈指數來,他遠離家鄉已整整半個世紀。一生革命,四海為家,生前鞠躬盡瘁為人民服務,死后埋葬異鄉黃土青山。嗚乎,悲哉!壯哉!他的獻身精神與日月同光,他的金玉聲名萬代流芳。(詩見本版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