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太姥山佚詩佚文補輯(續)

    2014-05-30 16:24:25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太姥山佚詩佚文補輯》一文殺青后不久,筆者又意外接觸到幾部古籍,發現了20余首明清時期描寫太姥山的詩篇。其中的作者包括明末高僧即非如一,清初大臣陳名夏以及霞浦貢生吳國翰。內心喜悅,實難形容。特予以續補,以飧同仁。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相關資料記載,即非如一(1616~1671),俗姓林,福清縣人,明末福清黃檗山萬福寺住持。為臨濟宗32代高僧隱元隆琦高足。隱元東渡日本,即非應本師之召赴日,在日教化15年,中興長崎崇福寺,開創了廣壽山福聚寺,并協助隱元開創日本黃檗宗。即非所傳的法系被稱為廣壽派,在日本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據日本黃檗山藏《宗鑒錄派分》記載,截至1867年,廣壽派的僧侶超過796人,屬黃檗宗第二大派系。即非道德深厚,教化綿遠,與泉州籍法兄木庵并譽為“二甘露門”。且長于詩文,工于書法,和隱元、木庵并稱“黃檗三筆”,在日本江戶時代的文化界影響很大。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如一《即非禪師全錄·卷十七》保存的這首五絕題目為《登太姥山同廓堂法叔》,全詩如下: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舉頭青漢外,跂足白云中。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帝姥知何在,仙桃醉日紅。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廓堂應該也是一位僧人,輩分比即非高,可是生平已無可考證。日本有一位“廓堂”,卻是文政時期(1818~1829)的僧侶,生活年代比即非晚了兩百多年,并不是同一個人。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陳名夏,字百史,江南溧陽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探花,授翰林修撰,兼戶兵二科都給事中。據陳名夏所著《石云居士文集》以及北京師范大學張升《論陳名夏與方以智的交往》一文記載,明朝傾覆后,陳名夏投降李自成,隨后不久秘密潛回家鄉。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崧被擁立于南京,建立弘光政權。七月,南明朝廷下令緝捕投降李自成的官員,陳名夏被迫逃往安徽,幾經輾轉,于深秋進入福建境內,在太姥山遇見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方以智與陳名夏既是摯友,又屬姻親,且同為復社成員,當即贈以盤川,幫助他從水路逃到江西,經湖北、河南,從睢州渡過黃河,在河北大名拜見同年成克鞏。經成克鞏推薦,陳名夏投降清廷,從此平步青云,扶搖直上,被授予吏部尚書、弘文院大學士,進少保兼太子太保。陳名夏于順治十一年(1654)以“南黨案”被清廷處以絞刑。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陳名夏流落太姥期間,蒙方以智贈金饋食,感慨萬千,留有多首詩作述說此次情況。計有《太姥山下遇方密之,愴然別去》、《太姥山下風沙篇,別方密之北行》、《遇方密之于太姥山下,贈予金》三首。另有《太姥山送雅如》五律,與《風沙篇》一首皆存于明末遺民朱隗《明詩平論》一書中?!短焉较嘛L沙篇別方密之北行》為七言古風,見于《二集·卷六》: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海上悲風沙作堆,荒荒遇子顏為開。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畏人不及言兒女,亡命何繇居草萊。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發猶上指須半白,但愿求方煮白石。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煮石不得成金難,相顧執手當歲夕。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姥山送雅如》則見于《二集·卷十一: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荒涂寒更苦,主我是通家。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數世憑風雅,殘冬對雪花。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何人端下石,有鬼善含沙。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曾史名猶毀,呼天更自嗟。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雅如不是方以智字號,所指何人,已難查考。陳名夏流落福寧州期間,尚有一首《福寧州城外即事慰袁生》古風,為民國徐世昌《晚晴簃詩匯》所收錄。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記載,陳名夏在太姥山與方以智分別之后,二人南北分隔,各事其主,從此再也沒能見面。“太姥之會”成為陳名夏人生的一大轉折點,他對方氏念念不忘,而對自己失節也感到后悔。他寄給方以智的詩中就充滿著這種復雜糾結的心情: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天末傳書雨雪深,淚痕重下短衣襟。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首山仍是箕山節,東海終憐北海心。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稚子遠行探虎穴,孤僧不死有人琴。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當年太姥輕揮手,讓爾流離蚤入林。Pi4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陳名夏氣節人品雖在當時頗有爭議,而煊赫才名卻為海內人士所共同推許。方以智為其詩集作序,稱之:“百史為人魁岸杰出,多知至將,古所稱倜儻英俊之士,方之蔑如。”順治皇帝贊之:“陳名夏多讀書,問古今事了了。即所未見書能舉其名。”陳名夏是太姥山歷代詩作者中官職最高的一位,所留下的詩作,也為研究明清時期這一區域人文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