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太姥山佚詩佚文補輯(下)

    2014-03-30 20:10:18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陳仕玲/文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明末文學家謝肇淛所著《太姥山志》是現存最早有關太姥山的第一部專志。這部山志是作者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二月,應福寧知州胡爾慥之邀而成。志中共收錄謝氏詩作21首,文3篇,數量之多,列歷代游山者之冠。在謝肇淛《小草齋集》中,以上這些詩文均有提及,此外尚有7首為歷代山志所未收錄?!缎〔蔟S集·詩集卷之十二》有《送林叔度游太姥》: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江風吹別袖,念子去閑閑。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跨得仙人鯉,言尋太姥山。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秋潮隨月長,夜鶴踏云還。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為乞茅君藥,歸來長閉關。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福建師范大學教授陳慶元《謝肇淛年表》推算,這首詩大約作于萬歷十七年(1589年),此時正值作者應會試不第,家居讀書期間。與之后來纂修《太姥山志》整整隔了二十個年頭。另外6首詩作均與太姥茶有關,分別見于“詩集卷之二十八”以及“詩集卷之二十二”?!度招律先嘶萏鸦敉x謝四首》: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二十二峰高插天,石壇丹灶霍林煙。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春深夜半茗新發,僧在懸崖雷雨邊。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錫杖斜挑云半肩,開籠五色起秋煙。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芝山寺里多塵土,須取龍腰第一泉。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白絹斜封各品題,嫩知太姥大支提。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沙彌剝啄客驚起,兩陣春風撲馬蹄。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瓦鼎生濤火候諳,旗槍傾出綠仍甘。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蒙山路斷松蘿遠,風味如今屬建南。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見于“詩集卷之二十二”者為《雨后集徐興公汗竹齋烹武夷太姥支提鼓山清源諸茗各賦二首》: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疏篁過雨午陰濃,添得旗槍翠幾重。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稚子分番夸茗戰,主人次第啟囊封。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五峰云向杯中瀉,百和香應舌上逢。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畢竟品題誰第一,喊泉亭畔綠芙蓉。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候湯初沸瀉蘭芬,先試清源一片云。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石鼓水簾香不定,龍墩鶴嶺色難分。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春雷聲動同時采,晴雪濤飛幾處聞。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佳味閩南收拾盡,松蘿顧渚總輸君。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這兩首茶詩是在萬歷年間一個暮春時節,謝肇淛應徐勃之邀,與詩友鄭邦祥、周喬卿等雅集徐氏汗竹齋品茶作詩。當場限每人作七律二首,對新采的武夷、石鼓、清源、太姥、支提五種閩茶進行評比。流傳至今的尚有徐勃與周喬卿的詩作。徐勃詩曰: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北苑清源紫筍香,長溪屴崱盛旗槍。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洞天道士分筠筥,福地名僧贈絹囊。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蟹眼煮泉相續汲,龍團別品不停嘗。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盡傾云液清神骨,猶勝酕醄入醉鄉。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空齋不受片塵侵,試茗松間碧靄深。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石鼎寒濤終日沸,瓦鐺甘露一時斟。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建溪粟粒追泉洞,太姥云芽近霍林。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總讓靈源香味勝,白花浮碗滌煩襟。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周喬卿詩曰: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乍聽涼雨入疏欞,亭畔簫簫萬竹青。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掃葉呼童燃石鼎,開函隨地品茶經。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靈芽次第浮云液,玉乳更番注瓦瓶。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笑殺盧仝徒七碗,風回幾簟夢初醒。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徐 (1570~1645),字惟起,又字興公,號鰲峰居士,閩縣(今福州市)人。萬歷十六年(1588)舉人。萬歷中,與曹學佺、謝肇淛同為閩中詩壇領袖,世稱“興公詩派”。家中藏書達七萬余卷,著述甚富。周喬卿,名千秋,號一邱,興化(今莆田市)人。風雅能詩,與謝肇淛友善。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二月,曾隨謝肇淛及寧德崔世召同游太姥山,留有詩作。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后面提到的謝肇淛這6首茶詩,連同徐 1首、周喬卿1首,雖不見于太姥山歷代山志,但近年來已為文化界、茶葉界所熟知,這為研究太姥山茶葉種植、制作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文字資料。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在謝肇淛《太姥山志》、卓劍舟《太姥山全志》中還收錄有徐 《送陳伯全太史游太姥山》、《送謝在杭游太姥山》、《送周喬卿同謝在杭游太姥山》、《陳維秦自太姥歸談山水之勝有作》四首律詩。除此之外,筆者從徐 《鰲峰集》中新發現一首七律《送匡山淳上人游霍童太姥二山》: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秦川故有兩名山,不是方僧到亦難。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太姥仙蹤尋舊址,慈皇佛典閱新頒。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云扶一錫秋登嶺,月印千峰夜啟關。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試與匡廬共題品,幽奇誰在弟兄間。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從詩中描寫內容來看,“淳上人”來自江西廬山,不遠千里,慕名來福寧州朝拜太姥、霍童,可見當時太姥山的名氣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省內,而是名聞海內的佛教勝地。“試與匡廬共題品,幽奇誰在弟兄間。”太姥山在閩人眼里,其尊榮氣度絲毫不遜色于“匡廬”這座天下名山。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鄧原岳,是與謝肇淛、徐 齊名的晚明福建詩壇領軍人物,在其所著《西樓全集》卷一中,也保存有一首《太姥山》古風: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名山何崒律,陰洞亦逶迤。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古跡墮荒陬,世人那得知。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巍巍太姥山,形勝良在茲。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真疑鬼斧鑿,恐是天工移。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乳壑竅以深,石壁峭而奇。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蛟螭忽飛翔,日月相蔽虧。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仙姥去已久,千載回幽姿。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丹砂化不存,蝙蝠大如箕。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欲作采真行,且接汗漫期。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道遠苦莫致,臨風徒噓唏。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臥游學宗炳,披圖聊自怡。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作者以太姥山遠在海陬,路遠途遙,不能前往觀覽,深感遺憾,所以只能仿效南朝畫家宗炳,將景物繪成圖畫,“澄懷觀道,臥以游之”。鄧原岳(1550~1603),字汝高,號翠屏,閩縣人。萬歷二十年(1592)進士,初授戶部主事,歷官云南提學、湖廣參議,終至湖廣按察司副使?!睹魇?middot;文苑傳》附載于鄭善夫傳中。謝肇淛撰《鄧汝高傳》,謂之:“詩初學鄭善夫,已又學七子,繼而一意摹古,要以唐人為宗,末年益復宏肆。”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明末周之夔《棄草集·卷之三·七言古風》中保存有一首《題太姥卿云圖壽樊紫蓋公祖》。周之夔,字章甫,閩縣人。崇禎四年(1631)中進士,授蘇州府推官。南明弘光元年(1645),復官給事中。南明政權覆滅,起兵抗清,被張煌言任為參軍。周之夔生平交友甚廣,與錢謙益及瞿式耜二人最為相契,著名藏書家毛晉亦出其門下。從內容來看,這是一首祝壽詩,祝賀對象是一位名叫樊紫蓋的官員。樊紫蓋,名維城,號紫蓋,湖廣黃岡(今屬湖北)人。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進士,時任福建按察使司副使。據考證,樊維城在閩任職期間,恰逢壽誕,周之夔特地繪制了一幅以太姥山為題材的圖畫進獻,并題詩其上: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海上神奇太姥山,仙掌突兀撐天關。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青云爛熳旦復旦,蛟龍鸞鳳爭躋攀。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西陵仙子人中杰,鶴馭衡廬擁幢節。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能以元氣養民身,不啻玄霜與絳雪。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三臺衡軸護文昌,五云華蓋相輝煌。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堯時八伯曾庚和,今日重見垂鏗鏘。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卿云飛兮海水立,霍童樂奏群仙集。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公為斗極天中身,咳唾煙云成五粒。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筆者所收存的二首清代太姥山詩作,其作者分別是張際亮和彭蘊章,這二人生活年代相仿,彭蘊章只比張際亮年長八歲。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張際亮,字亨甫,建寧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舉人。鴉片戰爭時期享有盛譽的愛國詩人,時與魏源、龔自珍、湯鵬并稱為“道光四子”。他與福鼎舉人林紉秋、陳式銘皆有交往。生平喜縱覽名勝,道光二十一年(1841)七月,曾游覽太姥山。卓劍舟《太姥山全志·卷之十·藝文》收入張際亮《憶太姥舊游》、《林瘦云〈游太姥山圖〉》兩首五言古風?!端疾犹迷娢募?middot;卷三十》尚有《登太姥山摩霄絕頂》七律: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搔首乾坤望八方,極天秋色暗扶桑。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千山勢盡盤滄海,萬石聲多動夕陽。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洞壑幽蹊爭窈窕,風潮戍火又蒼茫。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登臨肯問人間事,俯仰無端鬢有霜。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當時正值鴉片戰爭時期,英夷侵犯浙江、福建沿海,戰事吃緊,詩人登臨縱目,滿懷心事,憂國憂民之情溢于詩間。張際亮對太姥山風光慕名已久,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與林滋秀邂逅京門,就曾贈以:“吾聞太姥山,秀出映南斗。蒼茫天地初,白云幻眾有。”的詩句。在福鼎期間,張際亮還留有《宿貫嶺》、《過分水關寄芑川(劉家謀)》等詩篇。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道光二十九年(1849)二月,福建學政彭蘊章蒞臨福鼎,視察學務。在福鼎期間,這位后來位極人臣的吳中才子為“桐山八景”中的四景分別題句。由于公務在身,彭蘊章未能游覽太姥山,留下“東有太姥西武夷,芒鞋一兩平生思”的滿腔遺憾,但他還是為太姥山留下了一首詩作、一篇跋文?!额}王月船刺史光鍔太姥山紀游詩》是彭蘊章視學泉州府期間,贈與曾游太姥山的泉州知府王光鍔的。全詩如下: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別有神仙骨,名山借一枝。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峨眉縈舊夢,太姥紀新詩。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翰墨緣非淺,功名數未奇。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萑苻空大澤,不負擁旌麾。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彭蘊章的《太姥山圖跋》,見于《歸樸庵叢稿·卷十一》。這是彭蘊章在接受福鼎學官洪某饋贈《太姥山圖》后所做的跋文。這幅圖畫出自福鼎著名畫家陳九苞之手,陳九苞(1782~1859),字筠崖,嘉慶四年(1799)增貢生。喜攻詩文,擅長篆隸,尤精丹青墨畫。道光十八年(1838),曾隨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冊封琉球,賞戴五品藍翎充宣詔官。全文如下:“余聞太姥之勝,按試至福寧,距二百里,未獲游也。福鼎洪廣文出《太姥圖》相贈,則其學陳生九苞所畫。披圖覽之,始知有所謂傳聲石、羅漢巖、滴水洞、棋盤石、九鯉石、象石、雷轟石、玉笏、摘星峰、鴻雪洞、馬龍岡者。其最高為摩霄峰,其旁兩峰插天,其中曰天門,其下即濱臨大海,洵天下奇境也。雖不能至其地,得此圖以當臥游亦差快意矣!陳生世修儒行,早踐黌門。翰墨之緣,特其余事。夫自古文人皆須佐以閱歷史遷,西至空同,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所歷江山,有以開拓心胸,故其文章獨絕,千古畫家亦然。陳生嘗游關中,覽太華、終南之勝,又隨林殿撰鴻年至琉球。島嶼千重,洪波萬頃,俶儻奇怪,皆入毫端,宜其畫法蒼秀,不落恒蹊也。余既愛斯圖,又慕陳生曾乘長風破萬里浪,其胸襟磊落有足多者。因題其后。”可謂翰墨丹青,相得益彰。此外,筆者觸目所及者尚有不少涉及太姥山的詩句。如:“乾坤戎馬倚吳鉤,猶憶當年太姥游。”(明末夏完淳《夢懷長公郭侍御五竺崔舍人》)、“太姥峰前家慶集,玉笙瑤瑟醉金尊。”(明末陳衎《崔連州掛冠志喜卻寄》)、“閩山首武夷,厥配稱太姥。”(周之夔《贈劉薦叔歸長溪讀書因便謁董師于蔡村》)、“歸來結勝游,墨痕遍太姥。”(明林朝庚《瑞巖贈歐世叔》)、“山簇萬峰連太姥,水環千澗下長溪。”(清初王子彪《山居晚步》)、“霍童寒食路,太姥夢游詩。”(清江湜《福寧寓齋雜興二首》)、“穿云過太姥,冒雨游支提。”(清林直《送枚如之寧德》)、“安排支提與太姥,左右輝映海之湄。武夷太姥足未到,只有支提系我思。”(民國黃式蘇《支提歌》)作為福建古代的名山之一,太姥山經常被世人所提及,筆者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會有更多更吸引目光的詩文被學人們發現。(完)laa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