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俞林
神龍騰去,靈蛇又來。蛇年將至,不由想起蛇的話題。對于蛇這種爬行動物,人們很早就已經認識了。蛇屬爬行綱動物,其體圓而細長,有鱗,無四肢,種類很多,世界上現有2500多種蛇,其中毒蛇約650種,占蛇類的26%。我國已發現的蛇類有140多種,其中毒蛇40多種,約占總數的29%。毒蛇絕大多數頭大而呈三角形,無毒蛇大多數頭小而橢圓,尾細長,銀環蛇、海蛇、五步蛇、蝮蛇、烙鐵頭、竹葉青等,都是劇毒蛇。蛇類在歷史上一度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被人們推崇,很多民族神秘地將蛇作為圖騰禁止捕殺;另一方面,蛇攻擊人類,造成人中毒身亡,又被視為不祥之物。
人類文化的多元繁復性對每一個事物都有頗具豐富意義的義釋解讀。蛇作為極古典的世界性文化動物,有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成語"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腸"、“杯弓蛇影”,歇后語“蛇和蝎子交朋友——毒上加毒”等等,足以說明人們對蛇的厭懼之感。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蛇的主要象征意義都是貶義的,但也有象征褒義的一面。埃及神話將蛇稱作智慧化身,說眼鏡蛇神艾約集中了所羅門的智慧,為君主的保護神。在古埃及君主皇冠上,鑲有以黃金珠玉制成的眼鏡蛇,以象征神圣皇權。在歐洲,蛇是健康吉祥的化身。古羅馬畫家畫的健康女神吉吉婭,她身邊都有蛇,她還以杯盛食喂蛇。在我國夏朝,就有蛇圖騰崇拜標識。我國現存文物中很多漢唐壁畫、畫像石、磚刻和絹畫,伏羲氏、女媧氏都是人面蛇身。在中華古典戲劇藝術中還有了美艷而且善良的《白蛇傳》中的白蛇與青蛇,白娘子與凡人許仙結為秦晉之好,且忠貞不渝。白娘子、小青,雖為蛇,卻很受人們喜愛、贊美,廣為流傳。在國人看來,蛇主吉運、旺財富,故蛇又稱祥蛇、靈蛇,俗稱“小龍”。 龍是華夏先民創造的神物,是華夏民族最終的圖騰。但龍是由蛇而來,龍頸、龍身是蛇的形象,先有蛇,再有龍。然龍大蛇小,故人們常稱蛇為"小龍"。十二生肖屬相,蛇排行第六,位龍之后。龍蛇之密不可分,由此可見一斑。
從小聽著蛇的傳說,讀著《農夫與蛇》的故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人人皆知的道理。雖然蛇有毒,但仍然是人類的朋友和財富。蛇是捕鼠高手,在除害滅病、保護莊稼等方面,起著不小的作用。蛇全身都是寶,蛇肉營養豐富,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蛇皮堅韌,是許多工業品的重要原料,蛇毒、蛇膽、蛇油、蛇殼都是寶貴藥材,其中蛇毒的價值比黃金還貴。從生態平衡看,沒有蛇,老鼠可能成災,莊稼可能被害,鼠疫可能漫延,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
寒來暑往,龍辭蛇臨,即將開始的2013年農歷癸巳蛇年,從2月10日算起,到2014年1月30日結束,總共只有355天,是個平年。它不像此前的龍年有個閏四月,也不像隨后而至的馬年有個閏九月,二者擁有的天數那么多。新的世紀,巳蛇的年份有 2001年、2013年、2025年、2037年、2049年、2061年、2073年、2085年、2097年等。隨著蛇年的蜿蜒而來,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癸巳年》生肖“蛇”郵票,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的2013蛇年金銀紀念幣也揭開神秘面紗來到了我們身邊,給翹首以待的我們帶來無限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