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農家人就開始忙了,磨豆腐,熬年糖,炸圓子,滾紅團,殺年雞……而我也沒閑著,莊子里許多人家,都送來紅紙,央我寫春聯呢。
并不是自己的字有多么漂亮。那些年我在省城讀書,寒假回鄉,莊里人就把我當成文化人。都是鄉里鄉親的,怎好意思拒絕呢。
先裁好紅紙。農家的大門、房門、后門、院門、窗門、糧倉,甚至牛欄、豬圈的柴門,都要貼春聯。大門的春聯就是家庭的臉面,需用紅紙拼接成長長的一幅,顯得大氣;而房門的春聯,就窄而短了。裁下的邊角料,可以寫“福”字倒貼在灶臺、米缸、井蓋上;更小的窄長形邊角料,則用作壓歲錢或喜錢的紅包;實在沒法利用的碎料,則被隔壁的女孩子搶去,用口水濡濕,搽在臉上,就成了胭脂口紅。
將墨汁倒在碗里,裁好的紅紙按字數折痕,就開始寫了。落筆前,總要在廢報紙上試寫幾筆,算是熱身。然后展開紅紙,筆走龍蛇,起承轉合,一氣呵成。每寫完一幅,就將它鋪在地上陰干。半天下來,滿地都是紅彤彤的春聯,猶如鋪了紅地毯。
春聯是農家大門上的新裝,不僅要求字體美觀,更講究內容合意。為避免莊子里春聯內容重復,我將日歷上、報紙上乃至在別處看到的春聯摘抄在本子上供挑選。實在選不到合適的,就因人自編。例如四喜家添了孩子,我就這樣編:“娃娃好全家好少生為好,年年富一生富勤勞致富”;仁富家建了新房,我自擬一聯:“綠水繞新宅如詩如畫,青山映高樓似幻似仙”;阿旺家買了小三輪跑運輸,我又擬一聯:“馬達聲聲送去四季平順,車輪滾滾運來八方黃金”。我把自擬的春聯念給他們聽,他們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說我是鉆進他們肚子里的孫悟空,每一幅春聯都貼合他們的心意。
忙了十來天,終于將春聯寫完了。我將陰干的春聯按戶卷起來捆好,并在背面寫上戶主的名字,擺在條桌上。除夕前兩天,他們陸續取走春聯,同時帶來米糖、年魚、塘藕等,算是感謝。我和母親推辭了一番,直到他們生氣了,才不得不收下。我笑著說:你們免費提供紙墨讓我練書法,我應該感謝你們才是呀。
正月初一,我滿莊子轉悠,看看各家門前的春聯。那一幅幅火紅的春聯,既是一首首散文詩,寄托著農家人新年里最美好的愿景和祝福,更是一團團燃燒的火焰,把整個村莊都映紅了??粗约壕帉懙拇郝摴すふ刭N在人家的大門上,我的心里無比高興,我覺得,那一幅幅春聯,就是自己發表的一篇篇處女作。
寫春聯有一個雅稱,叫揮春。一個“揮”字,盡現書者胸懷春意、潑墨揮毫的豪情??扇缃?,紅紙、墨汁、毛筆難尋其蹤,手寫的春聯更是銷聲匿跡,我們再也體會不到揮春的瀟灑了。走在大街上,目之所及的都是電腦刻制的印制品,燙金字體、襯底圖案盡現富貴氣息,“某某單位贈”的落款更是透著濃濃的商業味??粗@些從流水線下來的春聯,呆板的電腦打印字體,千篇一律的文字內容,猶如啜飲一杯殘茶,索然無味。不過我還是喜歡手寫的春聯,前不久,我費了好大勁才在文具店淘來紙墨,我準備重拾禿筆,再次揮春,就在今年。
作者:疏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