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星
一
快過年了,思鄉的情緒植在案頭,與窗臺上的盆景同綠同蒼。
心,一如蓋了郵戳的包裹,從喧囂而陌生的都市,投遞到靜謐而溫馨的鄉村……
二
太陽,依然是從村頭那棵老槐樹的枝杈里長出來。
月亮,依然是從老槐樹下的那口老井里爬上來。
故鄉宛若一只臉盆,讓離家的游子洗去滿臉的惆悵和倦意。
故鄉恰似一缽火盆,當你覺得寒冷了,便可攜妻帶子回去烤烤手腳……
三
年節里,穿上新衣,戴上新帽,閨女要花,小子要炮,游走的大棉襖里裹著我的鄉親。
在鄉村里,在正月里,果匣盒子里盛著一顆真誠的心,傳遞著一年了也沒有閑暇走訪的親情。
四
年節里,牛羊或立或臥,在圈里反芻著。
早起的大嫂,用手把冬日的池塘搓得嘩嘩響,使得年節兒里的鄉村早晨鮮活靈氣。
鄰居大哥站在自家承包的地頭,凝望著返青的麥苗兒,似乎在傾聽麥苗拔節兒的聲音。
慈祥善良、和藹可親的老人們,倚在東屋墻頭晾曬著額頭的滄桑,清點著往日的舊事。
孫子孫女們依偎在爺爺的懷里,瞪著清澈的眸子,聽爺爺講天書……
五
有人說,都市是鄉村的兒子,鄉村是人類共有的故鄉。
每個人都是從鄉村出發的,鄉村系著我們的親情,連著我們的血脈,牽著我們心中最柔軟的一角。
六
最雄的是鄉村的山。
最柔的是鄉村的水。
最親的是鄉村的人。
最憶的是鄉村的年。
過 年
在滿天炸響的炮竹聲中,似乎才有了過年的感覺……
童年貧窮的歲月,連同兒時童話般的夢,一起在空中爆響。
兒時的年呵,大都過在童話般的夢里:
天天盼呵日日想,姑娘們頭上別朵小花兒,小伙子們燃放起了炮仗……
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白饃魚肉,才能換上一身干凈的新衣裳。
成年后的年呵,多是在現實中渡過:
把365個日子,過得天天像過年一樣,
即便是咀嚼著山珍海味,卻品不出兒時的年味來了
老 家
與眷戀著遠方一樣,沒有去過遠方的人,卻總是想念著遠方。
生活中,有的人就沒有老家,那是因為你壓根兒就沒離開過家。
老家是屬于游子的。只有離開家的人,才會有老家。
早晨、黃昏;風里、雨中……
老家是一支動聽的歌;
老家是一首韻美的詩;
老家是一幀水墨的畫;
老家是一種誘惑力極強的音符……
夢中,老家既清晰又抽象??梢郧逦梢粋€個具體的人,一件件具體的事;又可抽象成一種心境,一種回憶……
那里的天,那里的地,以及不經意間留下的兒時的小腳丫,盤根錯節地組成心中眷戀的老家,凝聚成一縷縷鄉思、鄉愁……總感到老家和自己之間有一根柔韌的弦,把彼此拽得緊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