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間,工作已經三月有余了。能成為福鼎市醫院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我甚感幸運和自豪。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多月,我卻經歷從“象牙塔”的學子蛻變成職場新新人,學習了很多,收獲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在這一個多月里,有過初入職場時的激動,有過與個案建立關系時的不知所措,也有過服務的個案康復出院時的喜悅。慶幸的是,我有一個好領導和一群好同事,他們都給予了我很多幫助,讓我很快地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也慢慢地適應了這個新的環境。
在發展辦(社服室)的日子,在外人看來,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都做些什么,甚至可能會覺得這是個閑職。其實不然,我們需要對提交的醫療救濟申請的貧困個案,進行必要的資料核實。相關資料核實后,我們還要拜托主治醫生寫病情評估表,確定個案的后續治療周期以及治療費用的缺口。然后,社服室的社工們會針對個案進行討論,評估是否給予醫療救助。最后,與志工相關負責人再次討論評估。此外,每周一、三、五我們需要常規下病房,對受理的貧困個案進行訪視,了解個案的病情進展以及對其進行訪視關懷。同時,我們必須時常通過個案的住院賬戶,關注個案的用藥情況以及賬戶余額。
狄民主任曾經跟我說:“你們做社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你們每天都在幫助貧苦的患者,每日都在行善積福德。”確實,在社服室的日子,我對醫務社工,由原本只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認識,漸漸開始實務踐行,最后漸漸喜歡上這項工作。因為我們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幫助社會上那些弱勢群體,他們可能因為自身家境或者意外,導致患病而無力治療。雖然,我們所能提供的幫助也許微乎其微。在施與受的過程中,我何嘗不是也收獲了很多??吹皆S多的個案家境貧困或者“因病致貧”,強忍病痛折磨和摧殘。病房訪視的時候,常常會聽到患者痛苦呻吟,花了錢也受罪,漸漸地我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疾病不僅僅是個人的的病,也影響其家庭。在和個案家屬聊天過程中,常聽到家屬說自己已經盡量在想辦法籌措醫療費,看到他們放下工作,晝夜陪護患者。只要一線生機,他們都不愿讓家人放棄治療。家屬常常說著說著,就淚流滿面。當疾病遇到親情的時候,我感受到親情原來有如此大的力量,親情可以如此的偉大無私。盡管,社會上或者媒體上,到處充斥著醫患矛盾激化的言論和報道。但是,我慶幸自己所看見的是許多的醫護對待患者,像對待自己親人般的耐心和細心,醫患間相處如親朋好友般融洽。常常有醫護了解到患者家境貧困,會告訴患者可以提報醫療救助,甚至有醫生直接找社工說患者的情況。我們將病情評估表給醫生的時候,許多醫生都不怕麻煩,很樂意幫我們完成相關評估。我們在找醫生了解患者病情時,醫生也時常和我們頗為憂心地說道:“這個病人家里確實很貧困,我已經想盡辦法為他節省開支,盡量用些能報銷,便宜且有一定療效的藥物了。”原來,醫生和患者不一定要對立的關系,他們關系其實可以很友好。
回首入職至今,因為看多了苦難,我才明白自己原來是那么幸福,應該學會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正所謂是“見苦,方知福,進而去惜福”。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和挫折需要去面對,但我堅信,世界上沒有過不了的坎。就像證嚴上人所說的:“只要認為是對的,就去做”,因為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所收獲。(社服室 池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