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 > 人文
    投稿

    文明發端,四千年前

    2012-08-07 14:07:13 來源:福鼎新聞網 作者:白榮敏 羅一銘 羅健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   白榮敏      標題書法:羅一銘     配圖美術:羅   健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恩格斯說:“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 (《自然辯證法》)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那么,福鼎什么時候開始有了人類的活動呢?這要以這個地方的考古發現來說話。在福鼎,新石器時代的遺跡遺物,已經發現不少。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文物調查中發現了30多處,比如位于城區東北部的枕頭山遺址和位于白琳鎮翁江村的潭頭下山遺址。其中,最有代表性、規模最大的,當屬馬欄山遺址。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馬欄山為一座近饅頭形的小山丘,位于店下鎮洋中村北,東側一條小溪橫穿洋中盆地而過。遺址于1987年4月的全省文物大普查中被發現。遺址面積約12.5萬平方米,相對高度約15米,局部發現有厚約0.7—1.2米的文化堆積層。地表散落大量打制石器時殘留的廢棄石片。據說省考古隊員來到馬欄山,遺址山坡暴露的石片星星點點,一下子吸引了他們的眼球。專家說,石器如此之多,如此之集中,實為罕見。遂被列為福建省1949年以來文物考古十九大發現之一,并于1991年3月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又于2005年被公布為省涉臺文保單位。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專家斷定,馬欄山屬新石器時期石器作坊遺址,相當于中原夏代晚期至商代時期的遺存,大體上是屬于父系氏族社會。寧德師專林校生教授在《遠古文明發端》中 (載2006年4月13日《閩東日報》)指出,我國幅員遼闊,區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當中原地區邁進早期國家的門檻,諸多城邑聚落比較普遍使用青銅器具的時候,廣大周邊地區,包括號稱‘閩荒’的福建地區,仍延續著石器時代的社會生活方式。閩東青銅時代的石器文化遺存,主要有福鼎店下的馬欄山遺址……這些遺址和文明表明,商周時代閩東一帶的人口數量已有較大的增長,分布范圍也更加擴大。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福鼎后來的考古發現亦印證了林教授的這一說法。2008年10月至11月,福建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沿海史前遺址專題調查隊在福鼎市進行了為期18天的文物普查。在對馬欄山遺址進行復查時發現,遺址范圍可以擴大到原來的12.5萬平方米以上,與共處在洋中盆地的洋邊山遺址、新發現的后保欄山遺址構成福鼎市目前發現的最大一處遺址群。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秦嶼彭坑村后門山遺址復查時,在村東機磚廠取土區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彩陶遺址。該遺址規模宏大,文明堆積層保存較好,文化遺物豐富。不僅發現較多精美的彩陶器殘片,而且還發現較多的石器加工工具和大量石錛坯件,初步確定為福建地區迄今為止首次發現的有確切文化堆積層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器加工場所。它具有明顯的區域特點,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東南沿海濱海文化類型的一個典型代表。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更難得的是,這個發現表明,在福鼎這塊土地上,我們所能“看到”的“文明曙光”,比馬欄山文化又可能推前了幾百年。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時光倒轉4000年,遙遠的新石器時期,我們的先民在這個相對封閉而又適宜居住的地方,艱苦卓絕地與自然界奮斗,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創造了福鼎最早的文明。爬上太姥山頂,環顧四周,我們能依稀看到先人們生活的情景: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豬和狗已被馴化成為家養的主要家畜;弓箭發明了;人類聚群而居,村落開始形成;人們居住在木制的房子里,屋頂用茅草覆蓋著,屋子中央有火膛,用來保存火種、照明、取暖和燒煮食物。在幾個土地肥沃的地區,逐步興起了發達的農業文明。人們學會了縫織衣服,儲存食物,制作各種各樣復雜的日常用具,創造美麗的陶器藝術,開墾土地,繁衍人口,馴養了越來越多的動物如狗、羊、豬、馬、駱駝、雞、鴿子、鴨子等等。” (吳國盛《東方:古老文明的源頭》,載《科學的歷程》)
    Tcb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福鼎新聞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