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洲
陽春三月,氣候漸暖,這是春的主要象征。然而春季又是氣候多變的季節,尤其是初春,氣候變化更大,常有寒流侵襲,氣溫急降。那么在這個季節里,我們都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在醫學上認為,從立春至立夏前一天為春三月,春天三個月是生發的季節,天氣由寒轉暖,東風解冷,春陽上升,自然界各種生物萌生發育,棄故從新。
這段時間,人們應早睡早起,在庭院散散步,適當鍛煉,以發布“生”氣,注意運動應暖和,以適應春氣。要讓身心感到舒暢、活潑,以使身體與春氣相適應。生活中應注意心情愉快,切忌惱怒,從而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發、調暢。
“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中國素有“養生”說法,養生之道,不僅限于季節,還應為下一季節打下良好基礎。換句話說,就是在這個季節里不能很好地保養身體,就會引起下一個季節身體的不健康狀態,容易產生不少疾病。春季須注意“生發之氣”,即春季不患病或少患病,到夏季也就不得寒性病。
由冬入春,人們的抗病能力、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稍不注意就會感染疾病。特別是年老體弱和少年兒童應注意,春季易患感冒,若治療不當,防護不周,常會導致肝炎。春天肝氣旺、脾氣衰,應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屬肝,甘味屬脾,故需注意調養。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幾方面的調理外,還要針對春天的特點,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適度,增進營養,以增強體質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