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我市榮獲全國法治先進縣(市),成績令人興奮。近年來,我市以創建“法治、平安、和諧福鼎”為目標,突出“雙百千萬”普法依法治理地方特色,強化執政能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三個重點,堅持“領導帶動、宣傳發動、載體生動、法治推動”四輪驅動,取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新成效。
堅持領導干部帶動
建立領導干部、公務員的學法、任前法律等考試制度,采取聘請專家、教授講座授課,依托黨校、廉政教育基地等辦法,組織廣大干部參加各類法制知識學習、培訓、考試,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和素質。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學法參學率達100%;建立市行政便民服務中心入駐32個行政部門166位工作人員,成立市社會矛盾排查調處中心入駐22個行政部門26位工作人員,落實市委書記、市長大接訪工作制度,規范依法執法。各行政執法機關完善以行政執法責任制為中心的行政執法制度體系,全面推行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制度,基本實現行政執法“零訴訟”。各政法機關深入開展“公正廉潔執法”主題教育活動,建立法院訴訟、道路交通事故多元調處、醫患糾紛調處、社情民意調查“五個服務中心”和檢察服務崗,開通司法救助、困難基金救助、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救助、法律援助等多條“綠色通道”,實行政務公開,促進司法公正。
堅持宣傳教育發動
充分發揮廣播、報刊、網絡、圖片展等大眾傳媒作用,運用電子顯示屏、樓宇電視、城市公交、移動通訊等新興媒體宣傳工具,常年開展創建“法治福鼎”宣傳,擴大創建覆蓋面。以網絡考試、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憲法》。深入開展各類法律法規宣傳日和綜治平安宣傳月活動,大力宣傳與“三農”及企業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60多部法律法規。在城區建立1個法治文化廣場、1條法治宣傳步行橋、10個法制教育基地,20多個法治文化墻,在市電視臺《警壇熱線》開辦法治專欄,使法治活動更加融入群眾生活。
堅持活動載體聯動
以“進百鄉鎮、入千村、到萬戶”和“進百家企業、入千個車間、到萬名員工”為內容,建立280個村(居)1.5萬名“十戶法律宣傳員”隊伍,深入開展基層普法依法治理活動,通過貼近基層群眾、貼近企業員工、貼近熱點難點,形成大普治并舉新格局。全力推行“兩推一選”民主選舉,落實“四民主兩公開”制度,提高經管人員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管理企業。不斷推進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廣泛深入開展。組建“三團四隊”,即:普法講師團、法律服務團、法律顧問團和法律志愿者隊伍、法治文藝宣傳隊伍、普法培訓骨干隊伍、學校法制輔導員隊伍,以“法在身邊”為主題,以學生帶家長、黨員帶群眾、“兩員”(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員)帶村民的“三帶”形式,將普法活動延伸到各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單位,形成全社會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堅持依法治理推動
堅持普治并舉,始終將法制宣傳貫穿于非法網吧、法私立幼兒園、加油站、家庭式旅館、正三論車等無證照經營以及非法融資、交通安全、搶占搶建、醫患糾紛等各項整治全過程,取得“部門合力好、業主配合好、社會反映好”的“三好”普法成效。成立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司法工作隊,深入工業園區、企業,以法律宣傳、法律援助、糾紛調解為重點,落實全方位法律服務和依法治理,扎實推進企業依法治理工作。以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違法犯罪青少年、吸毒人員、流浪乞討未成年人、閑散青少年為重點對象,實行結對幫教,落實法制教育、維權服務、行為矯正等工作,進一步提高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
□ 市普法依法治市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