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旅游發展中心員工在文博會現場
10月26日上午,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文博會由開幕式、博覽交易會、城市論壇、專業會場和配套活動五大板塊組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了解學習文博會在旅游、動漫、影視、出版、繪畫等行業品牌內涵與創意設計,深入挖掘辦會特色亮點,并將學習成果融入到今后工作中,亞太中心組織員工赴文博會現場“取經”。
大家有計劃地參觀了各個主題展區。展會上展出的旅游紀念品琳瑯滿目。大家邊看邊記,與展區行業資深人士真誠交流。據某文創公司負責人介紹,旅游紀念品開發需立足于本土旅游市場,以獨特的人文視角,探索出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才能為旅游紀念品產業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新天地。當前,亞太中心正在市旅游局的領導下,對廈門旅游紀念品市場進行調研和開發策劃。此次參觀學習,為進一步理清旅游紀念品產業的發展思路提供了重要依據。
閩臺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吸引大家駐足體驗。該展區演出的精妙之處不僅在于節目編排新穎,且均是閩臺兩地的“非遺”項目,更加吸引眼球的是,每個“非遺”項目的演出都由福建和臺灣的藝術家聯袂出演,不僅表現出兩岸“同根同源,相得益彰”的情意,也為兩岸藝術家提供了一個“過招”的舞臺。展區傳來閩南曲樂和鼓聲,不少市民游客駐足觀看,現場不時傳出陣陣笑聲。中心諸多員工不約而遇,并交流了心得看法,認為旅游資源的挖掘和推廣,需根植于民間。通過自然與樸素的休閑方式,回歸放松身心和愉悅精神的本質。
對于此次參觀學習,員工們一致認為很有收獲和價值,讓自己增長了知識,拓展了視野,希望今后多開展此類活動。參觀結束后,中心還將適時組織員工就如何把文化元素注入旅游策劃進而推動旅游產業更快更好發展;如何利用節慶活動平臺,進一步加強旅游區域合作,創立多方合作新機制;如何將科技元素融入旅游產業,建設示范項目;如何將閩南民俗文化挖掘、傳承、保護和運用,融入到旅游業態創新工作中等課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據了解,海峽兩岸文化產業交易會創辦于2008年,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已成功舉辦四屆。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冀意“凝聚文創智心?迸發產業原力”,進一步推進兩岸文化產業合作交流與共同發展。同時,從文博會上了解到,兩岸民俗文化旅游中心項目、七星娛樂環球音樂基地項目、廈門翔安香山觀音文化園等項目在會上成功簽約,為廈門音樂交流、文化共享、休閑娛樂、旅游商貿等行業帶來新的發展。融入文化的元素,相信廈門旅游業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