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生活 > 旅游
    投稿

    雅莊,古村落與紅土地

    2017-11-15 15:13:24 來源:中國文成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西坑畬族鎮雅莊村(又名下莊村),地處浙南西部偏遠山區。該村位于深山之中,三面環山,放眼望去,周邊林海莽莽。原村里有居民200來戶,500多人口。后隨著人員外流,現村里僅剩下80余人。該村是歷史文化古村,并于2006年12月被溫州市人民政府確立為第一批“歷史文化村”。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這是一處古老的村落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走進雅莊,我便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氛圍里。村里古木參天:有高大挺拔的楓樹、松樹、桉樹,有珍稀名貴的紅豆杉、羅漢松。站在村里的石板路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藏青色的古宅,這些建筑挨挨擠擠地坐落在兩道山岙里。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最具代表性的古宅是里灣的四面屋。四面屋坐西北朝東南,為二進回廊式二層木構建筑,由門臺、門屋、正屋、廂樓組成。四周設有封火墻,封火墻東、西兩側各開一扇小門。宅子的大門并未開在院落的正中位置,而是采用“正廳歪門”的建筑布局。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宅子門臺單間磚牌樓式,額刻“秀挹雅莊”四個大字。字體端莊、蒼勁有力。村民說,雅莊村名即來源于秀挹雅莊,后又因為“雅”字與“下”字在當地諧音,因此又有“下莊”一說。四面屋門臺兩邊各有一個花瓶圖案,有“平平安安”及“平升三級(戟)”的寓意。門臺的石柱上刻著一副對聯,曰:“四壁青山環屋北,一溪綠水繞門西”。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鄭氏文成族譜》記載:“四面屋”于清嘉慶八年 (1803年)建正屋,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門廳。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進入門臺拾級而上,進入前廳。前廳檐下有雕刻精美的四個“牛腿”,從右向左依次呈現“漁樵耕讀”四字圖案,即姜太公釣魚、樵夫砍柴、農夫耕田、書生習文。在前廳靠近內天井的檐下,也有四個“牛腿”,分別雕刻著“八仙過海”、“松竹梅柳”、“劉海戲金蟾”、“金鹿銜草”。此外,梁、枋、垂花柱等處,均有精雕細刻的圖案??上б恍┑裣竦念^部在“文革”破“四舊”中被鑿掉了。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從漁樵耕讀、松竹梅等構件上,我們不難理解當年主人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期許。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聽村里老人說,宅下有一條暗道環繞宅基,他們小時候進去玩過。暗道有90至100厘米寬,高約130至140厘米,可容納百余人。此暗道共有三個出入口,因為周邊發生小塌方,已埋了兩個。我們至今還能看到位于門臺邊近一米的石徑下面的一個出入口。里面黑壓壓,看不到底,只聽到流水叮咚作響。當年建這個地道有何用處呢?村人回答模糊,我想大約是為排水或躲避災禍而建吧。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關于“四面屋”的來歷,還得從鄭氏初遷雅莊說起。據《鄭氏文成族譜》記載:鄭氏文成這一支系由河南滎陽遷出,相繼在杭州、麗水玉溪、景寧大均等處落腳。最后于1386年,遷至文成雅莊。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鄭氏遷到雅莊,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當年祖上遷入時,先是在山后一帶落腳,住的是茅草屋,靠放牛為生。冬天到來,牛群經常跑到雅莊來吃草。因這里的冬天沒有雪,而且地上還直冒熱氣,于是老祖先便決定遷居這里。起初在四面屋下方處安身。后來,鄭家有一子因在皇上身邊成為品膳人而出名。此子榮歸故鄉時,便在雅莊現址上興建了這處宅院。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傳說鄭家新建宅院時,有不少乞丐來此討生。鄭家的二夫人很是賢慧,對這些不讓吃就抱著柱子不讓建房的討飯人不嫌不棄,不罵不打,盡力讓他們吃飽。后來,這群乞丐也助了鄭家一臂之力,在建房時,他們紛紛出力。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如今四面屋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橫臥在里灣的中間地段。我深深地感受到雅莊滄桑的歷史與濃重的文化氣息。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雅莊的古宅由于年代久遠,有的已無人居住,因而有許多地方已坍塌下來。所幸的是2012年政府部門撥款30萬元對古宅進行修繕,有效地延續了雅莊古老的歷史篇章。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紅軍田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這里的土地閃耀著紅色的光芒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雅莊在1935年至1938年之間是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的常居地?,F有紅軍田(亦叫聯歡田)和四面屋兩處紅軍古跡,它們均見證了雅莊當年革命斗爭的歷史。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在1936年3月,雅莊建立共產黨地下交通聯絡站,鄭沛灶、林守龍等黨員秘密開展革命活動。雅莊當地有鄭延年、鄭進華、鄭進懷、鄭蘇林四戶地主。據鄭沛灶生前回憶:他們為了不暴露目標,夜間去巖崗坪、佛宮傳達上級指示時路上不敢點火篾燈,靠香火照明摸索前進。為了保護黨的機密,他們爬上大樹,把黨的文件放在三四米處的啄木鳥啄成的樹洞里。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936年冬,閩浙邊臨時省委書記劉英率領省委機關及紅軍教導團共400多人進駐雅莊,發展隊伍,開辟革命根據地。當地黨員、群眾熱情接待,積極配合紅軍活動,紛紛為紅軍送糧、送菜、送情報、救治傷病員。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當時紅軍帶來布匹,婦女們便幫他們制作軍服,還拿出家里的布料給紅軍做軍鞋。紅軍打開地主家的糧庫補充給養。當地村民便幫助紅軍在踏對翹里舂米,婦女們給他們做飯。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省委書記劉英在里灣四面屋后廂左側二層樓上居住和辦公。為了確保首長安全,當時那里戒備森嚴,外人很難接近。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936年10月底,挺進師在雅莊坳田(后村民將此田叫做紅軍田或聯歡田)搭臺,舉行軍民聯歡大會。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當地老人回憶,聯歡會在晚上舉行。由于沒有照明設備,人們從山上砍來毛竹,截成一段段,每段有三四米高。毛竹的上端用刀開裂,里面夾上松明,點亮后插在會場的兩邊。整個會場燈火通明,熱鬧非凡,約有1000多軍民參加了會議,連賣燒餅的也挑著擔子過來叫賣。劉英等干部坐在主席臺上,雅莊黨員鄭沛灶也在臺上就坐。臺前的紅軍戰士則盤腿席地而坐,一排排坐得整整齊齊。戰士們昂首挺胸,胸前靠著步槍,背上背著打成方塊的被鋪。會上,先由省委和部隊首長宣講救國救民道理,然后進行文藝演出。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據說這次大會的政治影響很大,震動了整個浙南地區。11月4日,國民黨《浙甌日報》載:“泰順峃溪鄉、青田之雅莊(均屬文成縣境)毗連……近有四百余人盤據該兩地為巢穴,召集無知民眾開會,大作赤化宣傳”。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937年,國民黨當局集景寧、泰順、青田、瑞安四縣的保安團來雅莊“清剿“,揚言要對雅莊采取“三光”(殺光、燒光、搶光)政策。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雅莊當地群眾紛紛給紅軍當向導,幫助紅軍突圍。保安團進入雅莊的時候,當地黨員組織村人撤到山上躲避。據當地老人回憶,當時雅莊村里各處站滿了保安團士兵。他們到了雅莊后,就開始抄家燒房子。新屋、丁頭處兩處房子被燒毀,“火燒基”房子的柱子被斧子砍斷。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雅莊的人民以國家大義為重,義無反顧地參加到支持革命工作中,作出重大犧牲,蒙受巨大損失。在挺進師進駐雅莊以及反“清剿”期間,出現了金松湊和趙森尾兩位革命烈士。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金松湊原是黃坦鎮富岙后村人,后來移住在雅莊村其姊姊家里。金松湊以中醫為業,經常擔藥材出入附近方圓幾十里的山頭山面,走村串戶,為貧苦農民送藥治病,為鄉親們的小孩“放寶”(種牛痘),深得山區群眾好評,與當地村民感情深厚。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936年10月,金松湊接受革命教育,參加革命活動,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以擔藥材做郎中為掩護,為紅軍傳遞消息,給紅軍帶路。保安團來雅莊“進剿”的時候,金松湊發揮自己人地兩熟的長處,給紅軍當向導,幫助紅軍沖出敵人的包圍圈。第一次,他引著一隊紅軍從嶺后轉移到葉山,順利地通過“蟹眼睛”敵人封鎖線,安全到達目的地。1937年8月,金松湊再次給紅軍當向導,不幸在葉山坳被敵人抓住。當時有一隊紅軍躲藏在金松湊身后三百多米處的山上。敵人問他:“上面有沒有紅軍?”金松湊回答:“沒有。”正在這時,山上的紅軍向敵人開槍,于是敵人就槍殺了金松湊。他犧牲時,年僅25歲。1958年9月29日,經文成縣人民政府批準,金松湊被追認為革命烈士。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趙森尾,出生于雅莊村嶺頭一戶貧苦農民家庭,靠租種地主幾畝薄田和到深山老林幫人燒炭維持生活。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1936年秋,挺進師進駐雅莊,趙森尾深受革命思想教育,不久即加入中國共產黨。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趙森尾入黨以后,工作非常積極,經常深入貧苦農民之中傳播革命思想,教育人民群眾支持革命,參加革命。雅莊的革命活動,震動了國民黨當局,國民黨多次派兵前來“清剿”。1946年夏,國民黨政府派一個中隊常駐西坑,由李玉飛帶領一個分隊兵力專門清剿上垟、嶺后一帶革命根據地。同年8月11日,敵人包圍了趙森尾的家。趙森尾不幸被捕,被押往西坑中隊部嚴刑逼供。連續刑審10多天,趙森尾堅貞不屈。后在西坑楓樹盂光榮犧牲,年僅30歲。1958年9月29日,經文成縣人民政府批準,追認趙森尾為革命烈士。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雅莊的革命事跡永遠值得后人緬懷,激勵后人奮發前進。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如今的雅莊人為了創造更多的財富,紛紛走出家門,去外地工作、經商?,F只有80多人留守在村里。雅莊的腳下是“綠色長廊”巖門大峽谷,村人希冀雅莊成為其中的一個景點,向更多的世人展現雅莊古老的歷史文化和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胡加齋/文 張嘉麗/攝影)ns0福鼎新聞網|今日福鼎|福鼎新聞信息權威發布平臺

    文章來源:中國文成網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福鼎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福鼎新聞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新聞熱線:0593-7856234 技術服務:0593-7998976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福鼎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_一区二区在线视频_五年沉淀只做精品的app_久久五月天人人人人操

  • <acronym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acronym>

  • <tr id="rdv0y"><label id="rdv0y"></label></tr>
    <pre id="rdv0y"><del id="rdv0y"><menu id="rdv0y"></menu></del></pre>

    <td id="rdv0y"><ruby id="rdv0y"></ruby></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