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村子,村口那棵百年大榕樹就驚艷了所有人的眼。它粗壯的枝干猶如扇形一樣,向外衍生出若干小枝干,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只張開五指的大手。村里人說,這棵樹有個故事:建昌宮修繕的時候,鳥兒銜來了7棵樹苗,剛好落在建昌宮瓦片之上。村里人將樹苗悉心種下,現在存留的還有3棵,而村口這棵是最有特色的。
在它的不遠處,立著一塊“海河分界線”的石碑。那條短短小道,竟然區分著不同的水流。左側,碧綠的河水靜靜流淌,像極了一面鏡子。偶有白鷺掠過水面,蕩起層層漣漪,隨即又恢復平靜。與遠處的青山,周邊的綠樹構成一幅山水畫,讓人不忍打擾這樣的詩情畫意。而另一側,河道蜿蜒,水流急促,淺淺的海水不斷拍打著阻擋它前進的石頭,發出“啪啪”的聲音。頭也不回地向前流著,讓人不禁好奇它要去的遠方到底是什么樣的。
順著河水往前走,一個個碇步一字排開,連接著對面的村落。踩在碇步上,看著腳下的流水緩緩流淌,竟然有些“提心吊膽”,生怕一個不小心,踏空落入河里,濕了衣裳。
到達對岸,看到照瀾村最原始的鄉村景色:田野里,有老農在放牛,一大一小兩只耕牛在悠閑地吃著草,不時發出“哞哞”的叫聲;小道旁,不知名的野花生長在一堆雜草中,頑強的地向世人展示她的美麗;小路上,有騎著三輪車叫賣吆喝的小販,販賣著童年記憶中最愛的美食;村中,名曰“凃厝”的老屋前,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
走完照瀾的小道,再回頭時,才驚覺,這里幽長的小溪清寂秀麗,整個村子的林木郁郁蔥蔥,房舍稀疏的點綴其中,如一幅惟妙惟肖的天然畫卷,頗具江南的秀麗多姿。
這世間,唯有美景不可辜負,所以,帶上你的友人或愛人,在桃花爛漫的時節,去前岐吧!
(汪晶晶 陳倩文/文 郭聰 鄭鎮 林秀鏈 鄭雨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