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湖的水源自白龍潭,也就是“龍井”。傳說早年的一天,白云寺小和尚下山挑水,遠遠看見路邊一條大蜈蚣從口中吐出明晃晃的珠寶在玩耍。小和尚躡足上前一扁擔打去,蜈蚣不見了,草地上只剩下那顆大寶珠。小和尚興奮不已,捧起寶珠一路跑回白云古剎,昏暗的大殿剎時四壁亮堂,大和尚見狀大為驚異:“這是蜈蚣千年修成的寶貝,你奪走了豈不是要它的命么!罪過、罪過。”小和尚怕丟了寶珠,忙含在口里拔腿就跑,大和尚在后追趕。小和尚心一急,寶珠兒“咕嚕”吞進肚里,頓覺如吞下一團火,七竅生煙、口干舌燥,在地上打滾。忽然想起人們說過幽谷下有一潭不竭的清泉,他便飛奔而去,一頭扎進潭里。小和尚怎么也喝不夠,在水中上下翻騰,水花濺起數丈高,慢慢變成一條小白龍。此后,百姓將這口潭稱作“白龍潭”。據說后來小白龍從龍潭游到東海,再也沒回來了。
龍潭湖面3000多平方米。水源充沛,湖水漫過溢洪壩,形成如珠似玉的水簾。背面的十八羅漢巖倒影湖中,波光粼粼,游人在壩頂的回廊漫步,如入仙景。每年的春夏兩季,四周開滿五色杜鵑,姹紫嫣紅,更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