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也提出,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從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提高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推廣綠色建筑刻不容緩。
但多數人認為,大力興建綠色建筑除了對環境帶來好處外,只會造成建設成本大幅上升,成為一個只會“花錢”的產業,其本身對經濟發展并無太多意義。
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強認為,綠色建筑的發展不僅僅只是對環境友好,還會帶來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據我們初步測算,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從2003年的2100多億元增至2014年的2600多億元,增長了22.95%。綠色建筑的設計咨詢業也從傳統業務衍生出很多配套服務,以及相應服務專業提供商。”
梁俊強還表示,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和就業也有不小的拉動作用。“我們覺得從綠色建筑的發展,它會對整個GDP的增長和就業帶來巨大的帶動作用,到2020年50%的新建建筑要達到綠色建筑標準,這是新型城鎮化規劃中所提出來的要求。如果達到這個要求可以為全社會帶來5000億元的額外產值,創造500萬個就業崗位。”
?。▽嵙暽鷧撬矊Ρ疚囊嘤胸暙I)
《《《
人物專訪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綠色建筑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唱主角
◎每經記者 歐陽凱
6月24日,財政部、住建部制定了《城市管網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用于支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及污水泵站建設、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生態空間建設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項。
今年4月,財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組織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工作,并公布了試點名單,河北省遷安市等16座城市入選,這些城市未來三年將獲得超10億元的財政補貼。
綠色建筑在海綿城市建設中起到關鍵作用,海綿城市的建設也被業內視為最好的碳交易項目。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他詳解了當前國內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建設發展現狀,未來海綿城市建設方向以及“綠色建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海綿城市多在二三線試點
NBD:綠色建筑和海綿城市究竟是怎樣的關系?
仇保興: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等。其主要是依靠四個層次來實現,第一個層次是區域;第二個層次是城市建設區;第三個層次是社區;第四個層次是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在海綿城市建設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角。如果建筑是海綿,海綿城市一半的功能就達到了。
NBD:4月公布的海綿城市試點名單都是二、三線城市,主要是什么原因?
仇保興:主要是這些城市行動較早,有的6年前就開始把道路建成海綿城市的道路,多個海綿城市項目已經先行,一線城市體量過大盡管有試點,但比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