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夏巖緣)初秋時節,走進山前街道,只見大街小巷綠樹掩映,車輛行人有序通行;改造后的老舊小區立面整潔、煥然一新;街角公園花草搖曳,市民鍛煉健身,好不愜意。從目之所及到心之所感,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自福鼎市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山前街道認真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標準,堅持“思想上高度重視,責任上明確到人、措施上準確有效”原則,嚴格落實安排部署,緊盯目標任務,主動作為、狠抓落實,扎實推動創城工作縱深化開展。
干凈整潔的通道、設置有序的攤位、寬敞明亮的購物環境……走進山前里洋農貿市場,讓人仿佛有置身超市之感。
“這個農貿市場改造后,變化很大,地方寬敞了、環境衛生了,我們來這里買菜感到非常舒心。”正在買菜的附近居民王阿姨由衷感嘆道。
從“臟亂差”變身“潔凈美”的還有山前街道石亭社區城東農貿市場。不久前,城東農貿市場完成提檔升級,成為山前街道又一處既有“顏值”也有“煙火氣”的地點。
據了解,去年以來,山前街道針對轄區農貿市場建成時間長、設計標準低、功能不配套等短板,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其中,里洋農貿市場是全市第一個完成改造的老舊大型市場;城東農貿市場是全市第一個完成改造的老舊小型市場。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不僅直接改善了市民買菜環境,也讓轄區群眾的幸福感直線飆升。
“現在街道到處變美變干凈了,受惠最大的還是我們老百姓!”家住程家洞社區的居民張阿姨欣喜地說,自從創城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從“面子”到“里子”都煥然一新。小區的垃圾桶規整了、墻面干凈了,樓道里不再堆積著雜物;街面上還經常能看見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們在撿拾垃圾、打掃衛生,出門事事方便有序、處處充滿“人情味”,讓大家伙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創城帶來的變化與幸福。
“創建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爭榮譽,更要讓百姓在創建過程中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山前街道黨工委二級主任科員宋方峰說。
據了解,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山前街道聚焦群眾天天有感的民生實事,強力推動一批百姓期盼已久的民生項目,同步推進了一批老舊小區改造、停車場建設、停車泊位施劃及道路提升項目,助推群眾生活質量和街道發展品質穩步提升。
創城不僅在“建”,更在“管”。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山前街道科學整合城管、公安、社區志愿者等資源成立聯合執法隊,定期開展綜合秩序聯合執法行動,并推動落實“門前三包”及分片包干機制。此外,蓬勃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也讓山前街道綻放出了新的“文明之花”。街道上處處可見“紅馬甲”,他們協助維持交通秩序、盡職盡責做好創建文明城市的宣傳員、監督員和引導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傳遞正能量。據統計,目前街道13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已實現全覆蓋,共有88支隊伍,志愿者人數達2000余名,一個個紅色剪影匯聚成山前街道的文明“底色”,更激蕩起山前文明風尚的無限活力。
“下一步,山前街道還將從推進網格化共建工作、加快短板項目建設、深入開展專項綜合整治行動及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等多個方面入手,推動山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水平不斷提升,努力將山前街道真正打造為宜居宜業的幸福山前,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書寫好‘山前篇章’。”宋方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