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之前,一到下雨天飲用水就會變渾濁,無法滿足我們的用水需求,現在經過改造提升,我們懸著的心也算放下了。”日前,家住佳陽畬族鄉集鎮的郭細鳳高興地說。 據悉,此前佳陽畬族鄉集鎮片區和佳陽村由于自來水水管年久老化等問題,出現居民飲用水水質泛黃的現象,因此佳陽畬族鄉將該項目列入第二批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內容,通過現場了解問題和辦公,與村民代表、業主、施工方等進行了現場研判,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消除“痛點”,推進惠民工程,辦好百姓身邊事。 查看居民飲用水水質 “我們在了解問題以后,馬上與水務公司聯合著手解決,通過更換自來水水管、定期檢查等措施,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佳陽畬族鄉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副主任尹正橋說。 同時,佳陽畬族鄉領導還掛鉤聯系12個村、21個重點項目,不定期下沉基層一線現場辦公,推動解決360余畝撂荒地復耕復種、硬化提升近7公里破損路面等一批民生問題,讓便民實招“進千家、入萬戶”。 調研組實地考察農村四好公路提升改造項目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以來,我們加快推動甬莞高速雙華互通及連接線、國道G228雙華至象洋段安征遷工作,僅用1個月時間基本完成征遷任務。并加快三丘田至安仁段‘四好農村路’建設,預計月底實現貫通。”佳陽畬族鄉黨委書記詹華壽說。 除了精準擴面惠民生外,佳陽畬族鄉還積極開展理論宣講進基層活動。據了解,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佳陽畬族鄉深入開展“山哈夢”暨“四下基層”宣講活動,組織46名駐村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黨員志愿者等,在基層一線建立“主題教育紅色宣講團”,通過快板說唱、畬歌畬語、提線木偶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形成極具有“閩東特色”的宣講作品,讓主題教育理論宣講“上畬村”“下漁排”。 “山哈夢”暨“四下基層”宣講活動(資料圖) 不僅如此,隨著佳陽畬族鄉“三茶”統籌學習實踐基地的“福鼎白茶主題展”開放,該鄉通過政企共建,引導各村用好“佳陽貢眉”品牌和“中國貢眉之鄉”地標優勢,推進中國貢眉之鄉茶產業小微園、鼎白茶文化研究中心等項目建設,探索實行“農業+”“旅游+”“文化+”等多種產業發展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下階段,我鄉將持續深化‘四下基層’工作機制,推出一批具有佳陽亮點、畬鄉特色的項目建設,著力在打造示范亮點、破解發展難題、補齊民生短板等方面狠下功夫,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詹華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