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介紹,BQ.1和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國際上,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逐漸顯示出它們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癥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國家沒有顯著增加。
對于一旦傳入我國是否會引起新一輪的流行的問題,許文波說,我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同時50個亞分支引起關聯的本土病例或者暴發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個省份的49例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在3個省11個病例中檢出XBB亞分支。BQ.1和XBB在我國尚未形成優勢傳播,目前還是以BA.5.2、BF.7為主,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循環。
預防BQ.1和XBB其實和預防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是一樣的,采取的措施就是監測它的致病力有沒有變化,監測其基因組有沒有進一步的變異。如果其臨床特征有任何變化,中國疾控中心將會把臨床特征和基因組特征聯系起來,進行研判,暫時還沒有發現BQ.1和XBB在國內外引起重癥和死亡增加的報道。
許文波說,預防還是要做好,我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奧密克戎的變異會一直持續下去”
變異出高傳染性和致病性毒株的可能性小
許文波介紹,奧密克戎從2021年11月份出現以來,截至2022年12月18日,在全球已經從BA.1到BA.5等五個分支演變出709個亞分支,包括重組的毒株,這些亞分支互相之間重組產生的毒株是72個,XBB為其中一種。所以,奧密克戎的變異會一直持續下去,只要是在人群中循環,它就會復制,復制就要發生變異。病毒本身基因的變異可能會導致一些抗原表位的改變,增加了其免疫逃逸能力。
現在的變異趨勢,從原始株到阿爾法株占優勢,之后是德爾塔株占優勢,之后出現了奧密克戎BA.1,迅速取代了德爾塔,BA.2又取代了BA.1,之后BA.5又取代了BA.2。
許文波說,BA.5和BA.2的重組株XBB和BA.5下的子分支BF.7和BQ.1,其免疫逃逸進一步增強,傳播力也增強,就代替了BA.5.2。國內的人群對奧密克戎系列變異株都是敏感的,所以BA.5.2占絕對優勢。奧密克戎的變異趨勢是,免疫逃逸能力強的占優勢。免疫逃逸使人群對該毒株又易感,即使傳播力不增強,它的傳播優勢仍會增加。
病毒變異會不會使傳播力又增強,致死力又增強?
許文波表示,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奧密克戎引起的住院、死亡、重癥的病例,都明顯低于早期的德爾塔株和其他VOC變異株。700多個分支都沒有觀察到顯著的重癥和死亡增加,總體來說,變異成致病性明顯增加的毒株可能性比較小。
此外,現在的人群已經通過疫苗或自然感染獲得一定程度的免疫,這對人群有較好的保護力。除非病毒發生一些顛覆性的重組,導致完全的免疫逃逸,才會增加傳播風險,但這種可能性比較小。整體來說,病毒變異出既有高傳染性又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可能性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