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分揀、清洗、凈化、包裝……眼下正值生蠔收獲季,位于太姥山鎮小筼筜村的吉慶和生蠔加工生產基地格外忙碌。近日,記者走進該基地時,一輛滿載著新鮮生蠔的運輸車緩緩駛入,基地內工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嫻熟地進行生蠔加工作業。 “整體來看,今年生蠔的品質要比往年更加肥美,我們一個工廠每天的收購量在5萬斤—8萬斤,不過由于今年產量有所提高,價格會比去年下滑20%—30%左右。”吉慶和生蠔加工生產基地負責人鄭可武告訴記者,生蠔從5月上旬開始進入采捕季,將持續到10月中下旬,隨著夏日生蠔消費旺季的到來,該基地生產加工的生蠔也遠銷全國各地市場,每天進出量約50噸。 工人們在進行生蠔加工作業 “蠔”產業帶來“蠔”就業。自從村里有了生蠔加工生產基地,村里剩余勞動力的就業難題也得到有效破解。生蠔加工季,基地用工需求量大,可帶動3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我主要是負責分揀的工作,一個月工資有六七千元,一年下來也能掙好幾萬元,這對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我感到非常知足!”村民黃梅香一邊分揀生蠔,一邊樂呵呵地說。 小筼筜村 據了解,小筼筜村位于太姥山鎮西南方向,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區位條件優越,風景迷人。近年來,該村依托優質的可種養海域,大力發展養殖業,帶動群眾增產增收。2023年,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2萬元。
工人們在進行生蠔加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