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溫麗芬)暖心引導、咨詢講解、安全勸導……龍年春節,在我市各大景區景點,隨處可見一個個志愿者的身影,他們身穿紅色馬甲、面帶熱情微笑,用濃濃的“人情味”為廣大游客提供暖心服務,用“志愿紅”護航“旅游熱”,成為節日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這是我市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壯大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的一個生動縮影。為推進實現志愿服務精準化、便利化,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動實現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全覆蓋。全市構建“1個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7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88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級體系,推動文明實踐陣地高標準建設、全覆蓋拓展,文明實踐所、站建設覆蓋率達到100%。 截至目前,福鼎建立理論宣講、文化服務、醫療健康、養老互助等各類志愿服務隊伍660余支,注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63581名,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成效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在桐山街道西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居民們正在下象棋、寫書法,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感謝社區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休閑娛樂的平臺,平時沒事就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過來,非常不錯。”苗圃小區居民朱乃岳連連稱贊。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近年來,我市不斷延伸設立文明實踐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市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等重點區域延伸設立文明實踐點28個,把文明實踐陣地建成新時代的“便民服務站”,為群眾打造便捷互通的文明實踐服務圈,有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桐川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同時,我市積極盤活陣地資源力量,充分挖掘利用破舊墻面、老舊小區空地、廢棄活動室等閑置場地設施,因地制宜規劃設計、升級改造為文化宣傳欄、健身場所、口袋公園、志愿服務站點等。街道、鄉鎮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站等,按“七有”標準建設實踐所。村(社區)層面,結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紅色驛站等點位,因地制宜布設實踐站、點。 從城市到鄉村,從山區到海島,如今,在福鼎,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正在讓文明之花在桐川大地上璀璨綻放,助力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