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聞網訊(記者 葉菲菲)11月23日,2022年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交流研討會在太姥山風景區召開,省、寧德市林業局領導,省地質調查院領導以及全國、省內各地質公園代表共30人,齊聚一堂,交流成果、共享經驗。副市長陳煦出席會議并致辭。
此次研討會圍繞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主題展開討論。會上,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代表分別從世界地質公園的概念、發展簡史、標準、評估、關注點、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案例分析和我國地質公園相關情況等方面作專題學術報告,共同交流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管理經驗,探討當今世界地質公園建設和發展趨勢,研究如何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結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地質公園內涵,發揮地質科學普及功能,并就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據悉,太姥山是峰叢-石蛋型花崗巖地貌的典型代表,其成景巖石為晶洞花崗巖,是中國東南沿海最美的花崗巖地貌區。太姥山的地質遺跡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觀賞性,是一個開展地學科普教育,使人們認識地質作用的理想場所。
“太姥山擁有特殊的地貌景觀和文化,要保護好這些珍貴的地質遺跡和文化資源。”福建省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毛凌云表示,可以通過完善景觀的科普解說系統,制定專門的地質考察線路,做好地學科普旅游,充分發揮地質公園科普教育作用。同時,利用好太姥山景觀資源優勢,加強與相關合作伙伴的關系,促進本地社會經濟發展,提升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參與度,不斷增強公園的國際價值,擴大影響力。
據了解,近年來,太姥山世界地質公園不斷加強與其他地質公園的交流學習,進一步擴大了太姥山世界地質公園“朋友圈”。接下來,太姥山將繼續結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有關要求,深入挖掘太姥文化和白茶文化內涵,充分發揮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的品牌效益,全力推動太姥山保護發展新格局的形成,不斷擴大太姥山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助推寧德旅游產業和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會前,與會人員還參觀了太姥山景區,對其地質地貌進行實地考察。